正文 第30章 4個月嬰兒早期教育與智力開發(1 / 2)

一、4個月嬰兒早期教育

(一)促進智能器官——大腦的發育

在人腦的世界裏,居住著比地球上人口多十幾倍的“公民”——神經細胞和膠質細胞,它們互相協調地生存和活動著。其中約有80%的“公民”是膠質細胞,它們主要負責腦的供養工作,而140億個神經細胞,則是大腦神經係統的結構和功能單位。神經細胞大小不一,主要是由細胞體和細胞體生發的軸突和樹突所組成。其職責是接受刺激和傳導衝動。

這麼多的“公民”居住在腦子裏,需要的營養分為兩大類,即高蛋白的營養素和精神食物——信息。新生兒的大腦細胞數目幾乎與成人差不多,出生時大腦隻是初具數量和形態,腦細胞的體積小,不豐滿且結構簡單,不成熟,腦神經細胞的軸突和樹突纖細短小,彼此間的聯係尚處於接線階段。任何單獨的腦細胞都不能完成神經係統的活動,任何一個簡單的神經反射都是數個神經細胞協作的結果,要協作就需要神經細胞之間彼此建立聯係。新生兒出生時的神經細胞近似一盤散沙,要使這些神經細胞不斷也發育,並使他們之間聯係起來,除了供應必要的高營養素以外,還需要給予大量的精神食物——各種刺激。促使腦細胞的樹突急速生長,並與其他的腦細胞軸突末梢呈交叉接觸,在原有的樹突上分出許多側枝,使更多的神經細胞相互接觸,相互聯係,相互協作而形成大腦的功能。由此可見大腦素質的提高,關鍵在於樹突之叢生。大科學家愛因斯坦逝世後,醫學家對他的大腦進行了解剖,發現他的大腦重量和腦細胞的數目與普通人無差別,但他的腦細胞之間的樹突比一般人多了好幾倍,且側枝繁茂,這是因為他的大腦接受外界的信息多,“精神食物”豐富之故。

因此,父母要使孩子聰明起來,必須每天給予其大腦豐富的“精神食物”。這種“精神食物”應隨著孩子生長發育的需要來“配製”、“烹調”,使它能“吃飽”、“吃好”,並能消化、吸收。隻有抓住時機,在大腦尚未發育成熟之前,多給大腦輸入信息,才會促使大腦神經細胞樹突的增生。要讓孩子勤用感官,多多觀察,經常活動,早學說話。孩子在父母愛的灌溉培育下,樹突就會像雨後春筍般地爭相生發,大腦也就越來越發達,智慧之花將枝繁葉茂。

(二)促進嬰兒智力的發展

如何開發智力?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尤其是在生命的早期,應該采取什麼方法呢?我們知道智力的開發主要是啟迪孩子智慧的潛力,使之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由於智力是腦神經活動的心理表現,它有遺傳而來的生理基礎,智力的發展和提高都隻能在它的生理基礎上,與外界條件相互作用下實現,要開發智力就必須要刺激孩子腦神經的活動。不妨試試以下幾種方法。

1.多觀察嬰兒認識世界主要靠觀察,人的信息的80%~90%是通過視覺而得到的。因此,嬰兒出生後應從訓練感官開始。視覺和聽覺是與人交往的渠道,讓孩子多用眼睛去看東西,多用耳朵去聽聲音,從而感知周圍的世界。按年齡的增長,由近到遠,由淺入深逐步發展。如從認識自己的父母、吃奶的奶瓶、自己的手腳、經常接觸的用品和玩具開始,到逐步的觀察人和物、自然界中的花草樹木以及各種動物等。

2.多記憶觀察好比是獲得知識的“大門”,而記憶則是儲存知識和經驗的“倉庫”。

對嬰兒可以通過實物、圖像來記憶;數字及詞彙來記憶。如和孩子玩尋物遊戲,背著孩子將玩具藏在不同的地方,讓孩子去找,找到後讓孩子說出玩具的名稱。用諸如此類的方法促使孩子回憶並強化孩子記憶的持久性。

3.多思考思維是智力的核心。孩子出生後不會思考,但隨著月齡的增加和語言的發生,孩子就會對事物出現直觀的思維。此時,可以對孩子進行直觀的概括性的思維訓練,如將汽車、火車、電車均已“嘟嘟聲”來表示,來概括孩子看到的車。讓孩子初步知道所有的車都是會開動、會發出聲音的。

(三)對嬰兒進行頭豎直訓練

孩子動作的發展是按照從上到下的規律訓練進行的,即從頭部動作的訓練發展開始,然後到全身(翻身、坐等),再到腳部(扶、站等)。4個月的嬰兒可以進行頭豎直訓練,它能促進孩子大動作和視、聽、感知能力的發展,並為俯臥抬頭、翻身等動作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