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產婦的飲食原則(2 / 3)

(四)喝湯要有講究

豬蹄湯、瘦肉湯、鮮魚湯、雞湯等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營養,不僅利於體力恢複,而且幫助乳汁分泌,可謂最佳營養品了。但產婦喝肉湯也有學問。如果產後乳汁遲遲不下或下得很少,就應早些喝點肉湯,以促使下乳,反之就遲些喝肉湯,以免過多分泌乳汁造成乳汁淤滯。

肉湯越濃,脂肪含量就越高,乳汁中的脂肪含量也就越多。含有高脂肪的乳汁不易被嬰兒吸收,往往引起新生兒腹瀉,因此,肉湯最好不要過濃。

如果產婦擔心湯裏的油脂會使自己發胖,可以把湯晾涼一些,然後用吸管喝,這樣就可以避開浮在湯表麵的油脂了。

(五)要了解飲食對乳汁的影響

產後產婦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給寶寶喂奶,因為寶寶所有營養的來源就是乳汁。因此,應多食能夠促進乳汁分泌、含有大量維生素、鐵等微量元素的食品。由於寶寶骨骼和牙齒生長需要大量的鈣,還應該多喝牛奶和骨頭湯以補充鈣元素。另外,盡量少吃辛辣的食品,洋蔥味、大蒜味都會進入乳汁中。如果味道特別強烈,寶寶有可能會拒絕吃奶。

三、指導產婦掌握飲食秘訣

分娩後,產婦在恢複期內有些事多少可偷點懶,唯獨有一件事情絕不能馬虎——飲食。因為,它不僅關係到身體康複,更牽涉到小寶寶的營養供給。可見,在這個特殊時期,飲食對產婦來說是多麼的重要!

(一)確認一天所需的熱量

產後所需的熱量,如為完全哺喂母乳者一天約需10.5 kJ,哺喂牛奶者一天7.5 kJ,如果是混合喂養的情況,則應依照乳汁分泌情況來決定所需的熱量。乳汁分泌不足,如果與完全哺喂母乳的產婦攝取的食物一樣多,就會攝取過量。

(二)重質不重量為基本之道

對於熱量或營養所需量不甚了解的人,要以重質不重量為原則,各種食物都吃。

(三)嚴防脂肪的攝入

懷孕中,母體為了準備哺乳而儲存了3 kg的脂肪,因此產後不可食用過多含油脂的食物,否則乳汁會變得較濃容易阻塞乳腺管。做菜時應少放點油。

(四)盡量少吃零食和泡麵

甜食及泡麵類食品一旦吃進體內都轉變成脂肪。而且過多的點心也會破壞整個的飲食平衡,另外也得多注意泡麵食品中的添加物。故要少吃或不吃。

(五)煮過的蔬菜比生菜好

維生素在哺乳期將經母乳轉給寶寶,而維生素對母親本身而言也是不可欠缺的營養素。因此,每天均需食用含豐富維生素的蔬菜,而炒過或煮過的蔬菜效果將比生食好,尤其可增進脂溶性維生素A、維生素D的吸收。

(六)多吸收水分

多吸收水分可促進母乳的分泌,不過在身體恢複期吃太多補品並不恰當,其實水分的補給可由豬肉料裏或燉品等取得,而且還可攝取大量的維生素及蛋白質。

(七)早餐一定要吃

因為不習慣半夜哺乳而打亂生活的步調,因此睡眠不足、食欲不振,結果常常忽略早餐。而且哺乳期的早餐要比平常更豐富、更重要,切記不可破壞一日三餐的基本飲食模式。

(八)補充充分的鈣質

母體中的鈣質因為哺乳而大量流失,所以需注意鈣質的攝取及增進鈣質吸收的維生素D(香菇、蘿卜幹絲等)。

(九)咖啡、酒需適量

過量飲酒與咖啡,將會滲入乳汁中分泌出來。而且酒精類的熱量也相當高,容易使產婦肥胖。因此,有喝咖啡和飲酒嗜好的產婦要適當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

四、為產婦製訂坐月子的營養清單

懷孕分娩,對每一個產婦而言,都是一種非常大的心理壓力,從懷孕時期體內各器官被壓迫,體內內分泌的改變,一直到分娩過後一些看得見和看不見的傷口,都被過度伸展的組織累及等,這些變化會造成身體新陳代謝的改變。

因此,產後的這段時間,產婦除了照顧好寶寶之外,最好能夠先從照顧好自己開始,除了要多休息並且調整飲食之外,建議要加強蛋白質的攝取,才可以迅速讓身體的傷口愈合,使器官功能恢複正常,這也就是為什麼老一輩的人說的“月子要坐的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