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漏尿在咳嗽或者大笑的時候,產婦可能會遭遇這種尷尬的經曆。做一些鍛煉會陰肌肉的運動可以幫助恢複會陰部肌肉的彈性。一般來講,這種情況會自行好轉。如果長時間沒有改善,請谘詢醫生。
(三)身體的清潔
有的產婦聽從一些傳統習俗,分娩後數天不敢刷牙、梳頭及洗澡,生怕損傷身體,其實這樣對健康不利。因為產婦分娩後,每天進食大量的高蛋白,如果進餐後不刷牙,會對牙齒和口腔黏膜有很大的刺激,最易引起口腔炎症,以至牙齒鬆動。
產後體內代謝旺盛,產婦出汗多,下身產生惡露及溢出乳汁,這些均會使皮膚布滿汙垢,影響心情也容易滋生細菌。
1.刷牙有人說“產婦刷牙,以後牙齒會酸痛、鬆動,甚至脫落……”。其實,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根據的。產婦分娩時,體力消耗很大,猶如患病一場,體質下降,抵抗力降低,口腔內的條件致病菌容易侵入機體致病。另外,為了產婦的康複,多在產後坐月子期間,給予富含維生素、高糖、高蛋白的營養食物,尤其是各種糕點和滋補品,都是含糖量很高的食品,若食後不刷牙,這些食物殘渣長時間地停留在牙縫間和牙齒的點、隙、溝凹內,發酵產酸後,促使牙釉質脫礦(脫磷、脫鈣),牙質軟化,口腔內的條件致病菌乘虛而入,導致牙齦炎、牙周炎和多發性齲齒的發生。所以,為了產婦的健康,產婦不但應該刷牙,而且必須加強口腔護理和保健,做到餐後漱口,早、晚用溫水刷牙;另外,還可用些有清潔、消毒作用的含漱劑,在漱口或刷牙後含漱,每次15 ml左右,含1~1.5min,每天3~5次。含漱後15~30min內勿再漱口或飲食,以充分發揮藥液的清潔、消炎作用。
2.產後洗澡按照中國傳統習慣,認為產後不能洗澡,否則容易受“風”得“月子病”,其實這種提法是不科學的。
(1)產後皮膚排泄功能旺盛,出汗較多,乳房脹時還要淌乳汁,陰道還不斷有惡露排出,尤其是夏天,短時間內就可以出現難聞的氣味和不適感,所以需要比平時更講衛生,產後應該也完全可照常洗澡,及時洗澡可以保持汗腺通暢,有利於體內代謝產物排出,還可以調節自主神經,恢複體力,解除肌肉和神經疲勞。
洗澡的方式早期以擦浴為宜,1個月後可以淋浴。產褥期切忌洗盆浴,因為產後在子宮腔、陰道、會陰等處都不同程度地留有創傷,洗澡用過的髒水可以灌入生殖道及其創麵而引起感染,故禁止盆浴。洗澡時室溫以34~36 ℃、水溫45 ℃左右為宜,浴後要迅速擦幹、穿好衣服,以免受涼。
(2)孩子娩出後,組織內多餘的水分除通過大小便排出體外,相當一部分需從汗腺排出,單用幹毛巾擦隻能解決汗漬沾濕內衣的不適感,要想舒適,最好的辦法是沐浴。因為揩身隻能去除皮膚表麵從汗腺分泌出來的汗液,若用溫熱水沐浴,不僅能衝盡汗水,還能使皮膚毛孔開放,加速皮膚表麵血液循環,排出多餘的水分。同時,沐浴能消除疲勞,使產婦感到舒適,既有利於增加食欲,又有利於睡眠休息,還可以促進乳房血液循環,減少乳汁淤積,有利於嬰兒吸吮母乳。
(3)沐浴與傷口發炎沒有直接的聯係。如果產婦是正常分娩,沐浴能使外陰傷口及周圍的細菌不易停留,還能促進外陰傷口血液循環,有利於傷口愈合。如果產婦是剖宮產,而且采用的是皮膚橫切口、皮下縫合方式,那麼沐浴時水不會進入傷口內。即使采用的是腹部直切口,隻要在傷口表麵敷一塊紗布,不讓水直接衝擊傷口即可。當然,傷口畢竟是很嬌嫩的,所以沐浴完畢後,傷口處應該用柔軟清潔的幹毛巾“焐”幹,切勿用濕毛巾在傷口上來回揩擦。
此外,產婦沐浴還有利於產婦早日康複。因為沐浴時的溫熱水能刺激膀胱括約肌收縮,使膀胱張力能及早恢複到孕前水平,從而減少產後尿瀦留或尿淋漓不盡;溫熱水刺激腹部皮膚,既有利於收縮因懷孕而變得鬆弛的腹直肌,也有利於子宮收縮和複舊,還有利於腸蠕動恢複,減少便秘。
3.注意及時排尿、防止便秘產婦因分娩時用力,產後疲倦思睡,故最初24 h應臥床休息,但是產後應盡早在床上自解小便,否則脹大的膀胱會妨礙子宮收縮,不利於子宮的複原。
妊娠期內體內瀦留的大量水分均在產後數天經腎髒排出,故尿量明顯增加,但由於分娩過程中膀胱,尤其是膀胱三角區受壓,黏膜水腫、充血,膀胱張力降低,以及產後疲倦,外陰傷口疼痛和不習慣於臥床排尿等原因,產後易出現尿瀦溜,產婦應在產後及時排尿,這是產後恢複期的一件大事。一旦發生尿瀦留,膨脹的膀胱可能影響子宮收縮,不利於產後恢複。另外有些產婦不吃青菜,隻吃大魚大肉,也容易引起便秘。
所以有尿就排,特別是在產後4~6 h應有一次排尿,適當地食用粗纖維的食物。如果出現便秘,不要自己濫服藥物。
(四)產婦分娩後前幾天的飲食
產婦分娩後頭幾天的飲食保健頗為重要,它不僅有利於生殖器官和身體的盡快複原,而且還可及時補充分娩時的能量消耗和促使乳汁的分泌。
1.小米粥小米每100g中含膳食纖維1.6g,含鐵5.1 mg,含維生素B10.33 mg,這些營養物質是產婦急需的,而且還可以促進腸蠕動,預防便秘。
2.掛麵麵條中加水煮雞蛋,放少量的雞絲、肉絲和新鮮蔬菜,食用方便,營養價值高。
3.綠豆綠豆的蛋白質含量與芝麻相似,粗纖維含量高,具有消暑降溫,消熱解毒作用,尤其適宜產婦夏季食用。
4.雞蛋雞蛋的蛋白質含量高,人體易於吸收,是食物中的佼佼者,產後前幾天每天吃2~3個雞蛋較為適宜。
5.牛奶牛奶含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及鈣、磷等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A。
6.雞、魚、排骨、牛肉這些食物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含量高,味道鮮美,是產婦的營養佳品。烹調魚、排骨時可放少量醋,能去掉腥味,並有助於鈣、磷的溶解,便於機體吸收。
7.海帶海帶(幹)每100g中含鐵4.7 mg,膳食纖維6.1g,有利於排出體內淤血,補充分娩時的失血,預防貧血,刺激乳汁分泌。
(五)預防生育性肥胖
很多產婦過了產褥期後,身材變得臃腫不堪,體型也很難恢複,所以從坐月子開始就要注意。
1.盡早活動分娩時產婦付出巨大的體力勞動,感到十分疲勞,的確需要很好休息,但長期臥床休息,不活動也有許多壞處。因此,一般情況下,隻要身體允許,會陰也無破裂,產後12 h就可坐起來進食飲水,陰道分娩或剖宮產後24 h,就可起床下地活動了(第一次下床最好有人陪伴)。開始可下地入廁,在床旁輕微活動,如覺體力較差,可由家屬協助下床活動,產後10天就可做一些輕微的家務,但要注意不要久蹲,用力過猛,以免腹壓增高使生殖器官受損。以後可逐漸增加活動量,甚至可做產後運動,促進恢複。及早下床活動有以下好處:①促進宮內積血排出,減少感染的發生;②產後血流緩慢容易發生血栓形成,早下地活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組織代謝,防止血栓形成,這對有心髒病及剖宮產的產婦尤為重要;③早下地活動,可促進腸蠕動,排氣早,防止腸粘連,這對剖宮產的產婦是很重要的;早下地活動有利於防止便秘,尿瀦溜的發生;④有利於體力恢複,增加食欲,促進母乳產生及產後的營養吸收。產後所謂“坐月子”,並不是指要臥床休息1個月,而是要適當地休息加活動,才能更好地恢複。
2.飲食要均衡飲食以清淡、富含營養的食物為主,多吃瘦肉、豆製品、魚、蛋及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類、甜食、糖類等食物,注意喝湯的時候最好把浮油去掉。
3.母乳喂養嬰兒吸吮可促進子宮複舊,因而使臃腫的腹壁迅速回縮,另外分泌乳汁能促進體內代謝,減少皮下脂肪的蓄積。
4.運動注意平時多走動,健身運動不宜過早,不然不利於身體恢複,健身運動最好在生產半年之後進行。
(六)家人的關愛不可少
許多產婦在產後出現睡眠不好、疲勞、煩躁、悲觀、厭世,這是由於分娩刺激而引起的較強烈的精神反應,還與社會因素和心理因素有關。建議從孕期開始就適當地學習一些分娩的知識,做好生產的心理和物質準備,在產後這一人生特殊的時期,家人一定要對產婦更加理解和關愛,丈夫最好能陪伴在身邊,凡事主動去做,關心妻子。特別是性格內向、脾氣固執的女性,對生男生女很在乎。分娩時使用產鉗的產婦,家人更要注意加倍給予關心,必要時請心理醫生指導。
1.避風產婦月子裏一般要穿長褲和長袖上衣,用圍巾裹頭,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外出,這一條是很有必要的。妊娠和分娩對婦女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體力消耗過程,產後虛弱,免疫力下降,稍有不慎,就會傳染疾病。閉門不出,減少與公共場所的灰塵、細菌、病毒等接觸的機會,有利於預防疾病。
2.避客因為產婦身體虛弱,加之夜間要頻繁喂奶,照顧嬰兒,需要抓緊時間適當多休息。新生兒神經功能也未發育完善,稍有響動會受到驚嚇,所以月子裏謝客,減少打擾、噪音和傳播疾病的機會,對母嬰均是一種關心和愛護。
3.避同房不少農村有婦女坐月子由母親或婆婆陪床睡覺的習慣,其意在使其丈夫夜間回避。而且還可以對母嬰進行很好的照顧。
4.避辛辣油膩產婦身體消耗很大,臥床休息多,還要給嬰兒喂奶,這時對油炸、油膩食物及辛辣飲食不宜消化,也容易加重便秘,或者會影響乳汁分泌,或通過乳汁分泌刺激嬰兒誘發濕疹、腹瀉等疾病。
(七)乳房需要更多關懷
乳房是女性重要的性器官,為了防止女性產後乳房下垂和產生一些乳腺疾病,產後就要注意保健。哺育嬰兒是母愛的體現,母乳喂養是嬰兒的最佳方式。凡是身體健康的產婦,均應以母乳喂養自己的孩子。請不必擔心,隻要保養得法,乳房不會下垂,哺乳期間應注意以下幾點。
1.哺乳時不要讓孩子過度牽拉乳頭,每次哺乳後,用手輕輕托起乳房按摩10min。
2.每天至少用溫水洗浴乳房兩次,這樣不僅有利於乳房的清潔衛生,而且能增加懸韌帶的彈性,從而防止乳房下垂。
3.乳罩選戴鬆緊合適,令其發揮最佳提托效果。
4.哺乳期不要過長,孩子滿10個月,即應斷奶。
5.堅持做俯臥撐等擴胸運動,促使胸部肌肉發達有力,增強對乳房的支撐作用。
(八)產後月經
產婦產後月經的恢複也不盡相同。有的產婦月經恢複較早,有的產婦月經恢複推遲時間較長。
1.產後第一次月經由於產後的第一次月經通常是無排卵的周期,或是因功能不良的黃體誘導而產生的,而且此時卵巢對於性腺激素的刺激仍不太敏感。所以,諸如產後惡露不盡、偶爾會有不定期的反複少量出血,或是還在坐月子期間即有類似月經來潮的出血等各種異常現象均很常見。產後的第一次月經有可能出現不正常情況,經過兩三次以後就會恢複正常。多數情況下產後數月至半年,月經即可恢複,個別的長達1年以上才恢複正常。
如果確定以前並沒有服用具有抑製子宮收縮的食物或藥物,而且產後出院前的檢查並沒有發現會引起產後出血問題的情況,可在產後回診時詢問醫師。如果在坐月子期間與之後,有經常或大量出血等情形,建議立即就醫,接受正規的診斷及治療。
2.月經周期哺喂母乳的產婦,因為泌乳素的分泌,而對雌激素和黃體生成激素的分泌產生抑製的作用。所以有持續哺喂母奶的產婦,通常都會有月經延遲的現象,有的甚至整個哺乳期均沒有月經。至於沒有喂母奶的產婦,在產後6~8周可以恢複來潮。
(九)產後性生活
1.恢複性生活的時間產後康複順利者,於產後2個月可以恢複性生活,剖宮產者還應延長。因為女性生殖器官的恢複需6~8周的時間。在此之前,子宮內膜特別是胎盤附著處尚未完全修複。子宮內口未完全閉合,陰道黏膜非常薄,同房會帶入致病菌,引起嚴重的產褥感染,陰道也很容易受傷,甚至引起致命的產後大出血。特別是在還有惡露的情況下,要絕對禁止性生活。
不少產婦在產後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養,會陰傷口早已愈合,但在首次性生活時,還會出現傷口裂開,出血。本來好端端的片刻歡愉,一下子變成了無言的痛楚。分析其原因,大致有4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