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泌尿係統
妊娠期腎髒負擔加重50%,尿量增加,夜尿量多餘日尿量。受孕激素的影響,泌尿係統平滑肌張力降低,蠕動減慢,加之輸尿管有尿液逆流現象,因此孕婦易患急性腎盂腎炎。
(六)呼吸消化係統
孕婦在妊娠期耗氧量增加10%~20%,但每分鍾呼吸次數變化不大。上呼吸道黏膜增厚,輕度充血水腫,容易引發感冒,應注意預防。孕婦的消化係統受雌激素影響,齒齦肥厚,易患齒齦炎、齒齦出血、牙齒鬆動及出現齲齒。妊娠期,胃腸平滑肌張力降低,賁門鬆弛,胃酸反流而至“燒心”。腸蠕動減弱,易導致便秘,引起或加重痔瘡。孕婦應注意口腔衛生,進食纖維素高的食物,多食素菜,禁食辛辣食物,適當活動。孕婦最好能養成每天大便的習慣。
(七)新陳代謝的變化
基礎代謝率從妊娠中期起增高,至妊娠晚期增加達15%~20%。體重從妊娠13周起平均每周增加350g,至足月時平均增加約12.5 kg。孕婦對蛋白質的需求增加,胎兒生長發育也需要大量鈣、磷、鐵等礦物質。孕婦應從妊娠中期起適量補充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維生素D、鈣及鐵劑。
(八)其他
孕期皮膚黑色素增加,除乳頭、乳暈、腹部、外陰色素沉著外,有些孕婦會有麵部色素斑又稱妊娠斑,產後可消退。部分孕婦因妊娠子宮增大而出現皮膚彈性纖維斷裂,出現紫色或者淡紅色不規律平行略凹陷的條紋,稱為妊娠紋,多見於初產婦。在骨骼和關節及韌帶方麵,孕婦會感覺腰骶部及下肢疼痛不適,與鬆弛素作用致妊娠期骨盆韌帶鬆弛有關。妊娠晚期孕婦重心前移,頭與肩後仰,腰部向前挺,形成典型的孕婦姿勢。妊娠期汗腺活性增加,孕婦容易出汗,注意皮膚的清潔。
二、心理變化
妊娠期,孕婦及家庭成員的心理會隨著妊娠的進展而有不同的變化。雖然妊娠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但對婦女而言,仍是一生中尤其重要的事情,是一種挑戰,是家庭生活的轉折點。因此,會伴隨不同的壓力和焦慮。隨著新生命的來臨,家庭中角色發生重新定位和認同,原有的生活形態和互動情形也發生改變。因此,準父母的心理及社會方麵需要重新適應和調整。一個婦女對妊娠的態度取決於:她成長的環境(當她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從家人那裏得知的有關妊娠的信息);成年時所處的社會和文化環境;另外影響婦女及其丈夫對妊娠的態度的因素還有:文化背景、個人經曆、朋友和親屬的態度。
妊娠期良好的心理適應有助於產後親子關係的建立及母親角色的完善。了解妊娠期孕婦及家庭成員的心理變化,護理人員可給予適當的護理照顧,使孕婦及家庭能妥當地調適,迎接新生命的來臨。
(一)孕婦常見的心理反應
1.驚訝和震驚在懷孕初期,不管是否是計劃中妊娠,幾乎所有的孕婦都會產生驚訝和震驚的反應。
2.矛盾心理在驚訝和震驚的同時,孕婦可能會出現愛恨交加的矛盾心理,尤其是原先未計劃懷孕的孕婦。此時既享受懷孕的歡愉,又覺得懷孕不是時候,可能是因工作、學習等原因暫時不想要孩子或因計劃生育原因不能生孩子所致;也可能是由於初為人母,缺乏撫養孩子的知識和技能,又缺乏可以利用的社會支持係統;經濟負擔過重;或工作及家庭條件不許可;或第一次妊娠,對惡心、嘔吐等生理性變化無所適從所致。當孕婦自覺胎兒在腹中活動時,多數孕婦會改變當初對懷孕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