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節(1 / 3)

以至於漢武帝想出去母留子的殘酷手段,企圖消弭這一矛盾於無形。除非像光烈皇後陰麗華那般不問政事,可是,她親生的女兒劉義王的丈夫梁鬆被親生兒子劉莊活活整死,她心中難道真的沒有遺憾嗎?

“你外放吧。”馬瑪麗最後說道,“在外麵幹出些成績來,有了資曆,哪怕是皇帝再不喜馬家,也有幾分香火情在,不會刻意打壓你的。另外,一定要約束好兒孫,馬家的未來就在他們身上了。”

馬嚴點頭稱是,含淚道:“委屈娘娘了,娘娘一個人多多保重……”

馬瑪麗笑道:“哀家不會有事的。先帝以孝治國,又推行儒經,已經將諸事安排妥當。皇帝之正統,源自哀家。子不揚母之過,哪怕哀家有什麼錯處,他也隻能代為掩飾。隻是……”隻是馬家原本能更進一步,奈何馬家三兄弟不爭氣,沉溺於外戚舅家的身份不能自拔,而不曉得自己做出功績……

馬嚴道:“娘娘保重。”

馬瑪麗笑著告訴他:“等待哀家安頓好為老頭子平反之事,也該離開了。你覺得平反不平反是皇帝一個人說的算嗎?史筆如刀。”

於是馬瑪麗下令,將馬嚴外放為陳留太守,馬嚴臨走之時,到底不甘心,向章帝諫言,說竇固延誤先帝軍機,竇勳又有罪在身,竇家不宜在京師居住。他這番言論論據全然站不住腳,連馬瑪麗聽了都搖頭,更不用說劉炟正和竇貴人打得火熱,哪裏肯聽?

其後馬嚴果然在陳留太守的職位上做出一番成績,四年後回京,官拜太中大夫,十幾日後又升遷為將作大匠。後來因為被竇家所忌,故不複在位。待到章帝死去之後,馬嚴便辭官在家,專心致誌訓教子孫。馬續、馬融皆做出了一番成績,特別是馬融,憑借自己的學問,單列一傳,青史留名。

馬嚴離開京師後,馬瑪麗一麵教導馬家三兄弟謹慎處事,不要四處樹敵,一麵又告誡宋氏姐妹,皇帝屬意竇貴人,令宋氏姐妹退居自保,以免惹禍上身。

然而馬家三兄弟正覺得自己頗受恩寵之時,怎麼肯聽?特別是建初二年,西羌叛亂,章帝讓馬防代行車騎將軍之事,給他配備了很厲害的副手耿恭以及整整三萬兵馬,於是馬防平叛成功,班師之後,又借故彈劾了自己的副手耿恭,被拜車騎將軍兼城門校尉,“貴寵最盛,與九卿絕席”。因此,馬家三兄弟覺得要好好過一過舅家的癮了,哪裏肯聽馬瑪麗的金玉良言?

而宋氏姐妹呢?大抵是先前劉炟對她們含情脈脈,情意綿綿,特別是大宋貴人又有孕在身,根本不相信劉炟會翻臉不認人,反而認為馬瑪麗是新死了男人,寂寞難耐,故而看誰都像負心人。宋氏姐妹對馬瑪麗倒是畢恭畢敬,隻是心中卻藏不住話,一轉身,就會在劉炟臨幸她們的時候把自己的想法都說出來。

因此有一日,劉炟晨昏定省之時,突然間屏退左右,試探著問了一句:“聽聞東海王政頗有容貌,酷似當年東海恭王。母後若是寂寞……”

馬瑪麗大怒,卻也明白,劉炟已經知道從前的事情了。想來竇貴人此時尚須裝白蓮花,不敢多說,其母沘陽公主卻可以憑借著宗室的名義,向劉炟告密,若是言語稍有不妥時,再由竇貴人柔情挽回,母女兩個合作得天衣無縫。

關於這件事情,馬瑪麗雖然自謂問心無愧,但是她以先皇女人的身份,拋下幼小的劉炟不管,跑到遙遠的魯地去,終究是事實。自從永平八年,北宮建成之後,劉莊嫌棄劉炟打擾他的兩人世界,把幼小的皇太子推出門去,以小小年紀就東宮。因此她和劉炟的所謂撫育之情,不過就是劉炟小時候那些年。現在,又被曝出,其實她並不像劉莊聖旨裏所說的那樣,為了撫養小孩子心力憔悴,積勞成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