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織物品也一並往西涼傾銷起來。
西涼皇室為前線戰事而焦頭爛額,無心顧及國內經濟,卻不知,在不知不覺之中,西涼人已經很依賴大錦的商品,國內手工業小作坊之內的產業漸漸蕭條。
原本種麻的農民也改種了別的作物,西涼土地原本就貧瘠,種麻產量還高一點,種別的更加不行,麥子玉米之類的又隻是一季作物,就是種出來的水果也比不大錦和東臨的可口,好在西涼有好礦,很好的鐵礦,白晟羽賺了錢後便大肆便宜進購西涼的鐵礦,礦石有了好的銷路,大多數農民便改而去挖礦起來。
於是,大錦的棉布茶葉肥皂還有絲綢源源不斷的銷往西涼,而西涼的礦產也源源不斷的流入大錦。
大錦原本缺乏的礦產資源一下子得到了補充,兵器,戰備也得到了改善,新皇又生武,花大力氣在練兵之上,有了軍備的武裝,軍隊的底氣也大了許多,大錦的軍隊也由原來的軟弱可欺變得強大了起來。
不過,所謂的經濟侵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最後成效如何,也得三五年之後才能看出來。
不過,因著白晟羽與西涼的生意做大,大量的白銀也拉回了大錦,冷華庭賺了個盆滿缽滿的同時,當然也將大頭獻給了朝庭,大錦朝庭從此不再隻依賴海上那一支商隊,與東臨等小國的經商仍在繼續,商業營利,又讓朝庭有了充足的錢糧來補充戰爭消耗,與西涼的戰事不僅是在軍事上取得了優勢,更有了強大的經濟後援,戰爭局勢一下便逆轉了過來,對大錦是越發的有利了。
而北院大王被活捉,搶來的城池接連又失去,西涼皇室裏也鬧開了,西涼人與大錦多年戰爭,從來沒有吃過如此大的虧,皇帝龍顏大怒,將戰事失利的原因大多歸罪於自大錦回歸的南院大王身上,怪他沒有掌握準確和軍事情報與信息,導致北院大王被擒,戰事失利。
南院大王冷二本名赫連容城,是皇帝的第九子,但因著母親隻是一個小宮女,自小便被人看不起,所以,少年時便立誌要作出一番大事業來,為自己和母親爭口氣,在大錦隱伏二十餘年,給西涼送回大量的金錢之外還建立了一條強大的情報體係,為西涼侵略大錦提供了準確的情報信息,這才便得西涼能年年在與大錦戰事立於不敗之地,如今徒然敗得太慘,皇帝責怪也是在情理之中。
但他豈能甘心,這一次明明探得冷華庭不過是帶了大錦七拚八湊才組織起來的十萬人馬,開赴的前線,但真沒想到,那軍隊裏竟然有一支奇特的隊伍,那裝備也是他從來沒有看到的,以前隻聽說冷華庭建了一支私兵,但那私兵訓練太過秘密,他的人根本就無法打入隊伍之內,更無法探聽到消息。
最讓他憤怒的是,冷華庭竟然在短短幾個月時間裏,便將大錦西山大營裏的一萬人也訓練成另一支強大的隊伍,至今赫連容城也不明白,冷華庭是如何辦到的,能將一支孱弱如綿羊的軍隊訓練成如猛虎一般凶猛悍勇,這簡直就是軍士奇跡,而冷華庭還是那個自己曾經非常熟悉的殘廢小子嗎?就算殘腿治好了,又怎麼可能有如此治軍天份?
但再不甘心,事實就是如此,容不得他不信,就在西涼皇帝大發雷霆之時,冷華庭與孫大老爺乘勢追擊,奪回原本屬於大錦的城池之後,一改百年來,大錦隻守不攻的舊習,又將戰事拉到西涼境內,西涼邊塞烏龍鎮首當其衝,不過十日功夫便被大錦占領,戰火由大錦國土,直接燒到了西涼本土之上。
西涼人再次震驚起來,這不是大錦人一慣的作派,以前大錦與西涼作戰各有勝負,但大錦向來隻是將前來侵略的西涼人趕回國境便停戰,不再繼續,所以,西涼人才會有恃無恐,每天的戰事不管勝敗反正不會太傷本國百姓,勝了,搶到的財物便多,敗了也隻是折損些人馬,仍能搶到不少財物,對西涼人來說,敗仗也無關痛癢,明年再來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