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瘋狂也是輝煌:當上世界債主(1 / 1)

承購法國國債為摩根家族晉身為世界一流銀行家,向羅斯柴爾德家族看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當皮爾龐特在父親的授意之下,在美國以“聯合募股”的方式吃掉法國發行的5000億美元國債之後,他便成為了美國輿論界關注的焦點。

有的人認為這種方法是一種天才般的構想,但是有人卻覺得摩根家族這樣做會將投資風險轉嫁給廣大的投資者。但是不管怎樣,作為華爾街上的一個青年銀行家,能夠引發這麼大的話題,成為輿論的焦點,即使有些負麵新聞,但這對提高皮爾龐特的知名度本身就是一件好事。

當然在朱尼厄斯的決斷之下,最終法國人連本帶息地償還了國債,參加聯合募股的辛迪加成員們也都賺得盆滿缽滿,作為領頭羊的摩根家族更是名利雙收。從此之後“聯合募股”就成為了消化國債的標準做法。

這次承銷法國國債的商業行為帶給皮爾龐特的不僅僅是青年銀行家的名聲以及巨額的財富,它還為這個誌向遠大的年輕人推開了一扇新的大門——他要向美洲擴張,向世界擴張,而擴張的最有力手段就是皮爾龐特已經運用熟練的工具——購買外國政府的國債。很快新的目標便出現在皮爾龐特的視線裏,這便是美國的“後院”墨西哥。

自從推翻了西班牙的殖民統治之後,墨西哥政府的財政狀況便一直令人堪憂,到了美西戰爭的前夕,墨西哥由於無力償還原西班牙殖民政府欠下的舊債,已經到了破產的邊緣。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西方國家政府破產也算是一項“光榮傳統”,希臘政府並非首例。

最終墨西哥政府為了解決財政危機,償還債務,不得不采取了一項死馬當活馬醫的辦法,繼續發行國債,利用新債償舊債,渡過眼下的難關。這筆國債的計劃金額達到了1.1億美元,這是法國政府發行國債的兩倍之多。

以當時“正常人”的觀點來看,墨西哥政府的財政如此困難,還要發行數額如此巨大的國債,萬一來一個“卷包會”的話,恐怕購買了墨西哥國債的人都得“杯具”,所以當時大多數投資者都不看好墨西哥政府所發行的這筆國債,認購者寥寥無幾。

但是這時候皮爾龐特的想法卻與眾不同,他認為自己如果能夠在墨西哥政府處境困難的時候對其伸出援手的話,那麼便有了向對方要求更多實惠的籌碼,為以後繼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皮爾龐特明白,隻有別人不敢做的事,做了才有更豐厚的利潤,雖然風險巨大,但是利益回報也一樣豐厚。

當然皮爾龐特做出這一決定,並非僅僅出自對利潤的考量,如果那樣的話,他跟那些目光短淺的投機者也就沒什麼區別了,在打算認購墨西哥國債的時候,他就效法父親在認購法國國債時的做法,對墨西哥的政局進行了仔細的研究。他發現墨西哥政府雖然麵臨著嚴重的財政危機,但是墨西哥的政局卻十分的穩定,這是墨西哥政府能夠按期償還債務的重要保證。

反複衡量之後,皮爾龐特準備出手了,他和德國銀行進行聯合,組織了一個辛迪加,一口吃下了墨西哥政府發行的公債,為了保險起見,皮爾龐特還拿到了墨西哥的油田開采權以及築路權作為擔保。事實證明,摩根的決策是對的,這次行動不管從短期還是長期來說,都為他帶來了不小的收益。

在認購墨西哥公債獲得巨額利潤之後,不僅華爾街,就連倫敦、巴黎乃至法蘭克福的銀行家們,都對這個年輕的銀行家大加讚賞。而這次成功也使得皮爾龐特對投資各國國債的信心更加堅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