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可能許多人都不會想到,這項決定華爾街未來的龐大工程竟然會與摩根父子有著巨大的關係。事實上,皮爾龐特正是這一工程最早的倡議者,而朱尼厄斯則是工程的見證者、出資人,他不僅直接參與其中,還屢屢在關鍵時刻推動工程進展。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項浩大的工程,應該給摩根父子記下首功。
皮爾龐特在倫敦給父親充當眼線的時候,父子之間經常需要信件來傳遞信息,這種古老的通信方式令皮爾龐特感到苦不堪言,當他有一天給美國另一個地方的合夥人發去一封電報之後,他萌生了一個想法:為何不在美國和英國之間也架設一條電報線路呢?
在想到這一點之後,皮爾龐特便在下一次和父親的通信中提到了這件事。當朱尼厄斯看到兒子的來信之後,覺得兒子的這一想法很有創意。雖然對電報技術一竅不通,但是作為一個業務嫻熟的銀行投資者,敏銳的嗅覺告訴他,這是一項富有前景的項目。
恰好這時候朱尼厄斯供職的皮博迪公司急需拓展新的業務,於是朱尼厄斯便把這一想法報告給了喬治·皮博迪。皮博迪也認為這會是一個賺錢的好項目,於是便命朱尼厄斯負責該項目,並且主持投資工作。
當這一項目啟動之後,在英美兩國,乃至歐洲、美洲兩個大陸都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為該項目而生的大西洋電報公司也因此聲名大噪。朱尼厄斯和皮博迪還利用個人影響力在英美政商兩界造勢,結果,這個項目獲得英國和美國雙方麵的政府補貼。資本市場對此反應強烈。當大西洋電報公司首次發行股票的時候,股價竟然飆升至了1000英鎊,令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雖然這一工程受到了英國、美國政府乃至兩國民眾的大力支持,但是架設電纜的過程卻充滿了困難,既要克服狂風、海嘯等自然災害,同時還要攻克電纜外皮抗海水腐蝕的技術難題。直到10年之後,這條電纜才架設完畢。此時皮博迪已然去世,作為繼承者的朱尼厄斯也重新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這家公司。
可以說在皮博迪公司為摩根家族留下的眾多遺產之中,大西洋海底電纜是一項最寶貴的遺產,它不僅給摩根家族帶來巨大的商業利益,也使得父子之間的溝通更為便捷。盡管電報無法傳輸過長的文字信息,此後摩根父子仍然得使用書信這種傳統的通信手段,但是電報無疑使得摩根財團在歐洲和美國的兩個分部之間聯係得更加緊密了。
根據一些保留至今的資料顯示,那時候摩根父子之間通信的時候,經常會使用一些十分有趣的代號,例如朱尼厄斯的代號是“吹笛手”,皮爾龐特的則是“活性炭”、“醃豬肋”等有意思的稱號。值得提出的是,他們在電報中稱呼財大氣粗的老牌銀行家羅斯柴爾德父子為“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