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界,信息二字幾乎可以和商機畫等號,無數商人的成功,都離不開對信息的良好把握。華爾街作為一條從木板牆下的便道發展而來的金融中心,在其崛起的過程中,信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當電報這種快速傳遞信息的通信方式誕生之後,華爾街開始不遺餘力地推廣它。
人類在很早之前便發明了借助電磁信號來傳遞簡單聲音的原理,但是長久以來,人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利用這種技術,所以它被荒廢了許多年。直到一個名叫塞繆爾·芬利·莫爾斯的不入流畫家在業餘時間發明出了“莫爾斯電碼”,人類才實現了通訊電氣化的夢想。
可以說沒有任何一項發明能像電報這般,對華爾街乃至整個美國證券市場產生如此巨大而又深遠的影響。
在電報發明之前,由於通訊手段落後,雖然美國各州存在眾多地區性證券市場,但是它們之間基本上處於一種老死不相往來的狀態。唯獨紐約是一個例外,因為它是一個國際港口,同時也是國際金融信息的集散地,對那時候經濟嚴重依賴歐洲,或者確切地說依賴英國的美國來說,各地的經紀人都希望可以從紐約得到關於倫敦證券市場的信息。不過由於那個時代“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所以信息傳遞十分緩慢,外地得到的情報基本上是過時信息。華爾街之所以能夠崛起,正是因為這裏的商人能夠率先得到來自倫敦的金融情報。
據說在電報發明之前,每當載著華爾街商人的公共馬車出現在費城的時候,費城當地的經紀人們都會惶恐不安,因為這群紐約佬的到來,肯定意味著他們又得到了什麼消息,然後來費城撈取商機。
直到電報發明之後,這種情況才得到了改觀,當紐約到費城的電報線路架設起來之後,費城的經紀人拍手稱快,終於再也不用害怕那群來費城撈錢的紐約佬了,因為這之後紐約股市的信息傳輸到費城隻需幾秒鍾時間。雖然電報的架設使得許多經常去其他地方小賺一筆的紐約經紀人失去了財路,但是電報卻擴大了華爾街的覆蓋範圍,使得地方性證券市場被迅速邊緣化,華爾街由此成為連通內外的金融中心。
雖然電報線路的架設,最後使得華爾街成為了美國的金融心髒,但是那時候從紐約到歐洲大陸的交通和通信還是要依靠航海,一條信息的傳遞往往需要數天甚至幾個星期的時間,所以紐約得到的往往也隻能是從歐洲傳過來的過期消息,紐約佬們也經常像費城人害怕紐約的公共馬車一樣,害怕從歐洲開過來的客船,說不準那上麵也裝滿了想要來美國撈一筆的歐洲佬。
直到橫跨大西洋的電纜鋪設完畢之後,華爾街才終於不用害怕乘船而來的“歐洲佬”了。因為橫貫大西洋的電纜不僅改變了兩岸的生活方式,也極大縮短了通信時間。從紐約發電報到倫敦,隻需幾分鍾就能收到,而不是幾十天了。就這樣,大西洋海底電纜把世界上最重要的兩個資本市場連接起來。對於華爾街來說,它已經獲得了和倫敦幾乎平起平坐的信息地位,日後從大西洋海底傳遞的一條條信息都將見證紐約是如何超越倫敦,成為全世界金融中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