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盛世 第三十六章 扶桑攻略之上帝之手(1 / 2)

嗬嗬,新漢是真的快完本了,兄弟們,多去支持新書一下吧,多投投票票,最近表現數據不太理想,還請兄弟們多支持才是!

***************************************************************************************

可是,倘若真的向他們輸入東南亞島國文化的話,大皇帝的心裏,又覺得極不舒服。本來是想禍害扶桑人的,如今卻要讓他們象東南亞的百姓那樣,衣食無憂,靠天吃飯,閑散適意,沒有什麼競爭。

這明明是中國道教最期待的幸福生活,無數空想家心裏的世外桃源式生活,憑什麼要拿來給扶桑人享受?

關鍵是,在大漢皇帝的心裏,如果扶桑人是天生就得到了這種生活,劉常滿也不會說什麼。但如今,卻是自己要去幫他們創造這種生活。哪怕幫他們創造這種生活,是為了培養他們的懶散心理,以免他們將來發展強大了禍害中國吧,劉常滿依然覺得心裏虧得慌。

而且,這個辦法雖然有它的可行性,但也有很大的變數在內。

日本人和馬來人印尼人不同,他們畢竟是受了中國文化影響的民族。而凡是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民族,都在“敬天地,敬祖宗”這個方麵,做得特別虔誠。具體表現在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喜歡生孩子。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多子多福”的思想觀念,一直影響著中國文化。因此在中國文化裏,對於祖宗最大的恭敬,莫過於生上一大堆兒子,再讓他們開枝散葉,把祖宗的血統傳播得越廣泛越好。

可是這麼一來,就有很大的危險,倘若日本人發展個幾百年後,它的人數到了一定的空間,必須引入嚴格的競爭和管理製度,才能夠生存呢?所以劉常滿對於朝日本輸入馬來亞一帶的文化,心裏也有些打鼓。

畢竟,南洋地處熱帶,物產豐富,人口稀少,所以形成懶惰散漫的民風,那是很正常的事情。而日本四島都處於北寒帶,天氣寒令,物產也少,想形成那種懶惰散漫的民風,恐怕也沒那麼容易。

“這些日本人真討人厭,老子就是想把他們當成豬養,可總覺得這樣實在算是太便宜他們了,而且日後還怕他們恢複了元氣,又想起來什麼****的大東亞共榮之類的狗屁。”

“看起來,我還真得好好布置一番,這才好讓這些日本鬼子永遠無法發展過強的能力。”大漢皇帝擦了擦額頭的汗水後,又冥思苦想起來。

事實證明,大漢皇帝原來希望依靠軍事手段,把日本人的發展前景消滅在萌芽狀態,但實際上軍事行動在這種事情上,用處並不算大。

“難道說,我要用上帝之手麼?”劉常滿心裏想道。“不過現在看來,這個辦法,才是最好的限製日本人發展的手段。”

大漢曆三十一年,大漢皇帝頒下詔旨,旨意中說,扶桑國僻處海外,與中央政府距離太遠,因此大漢皇帝特派一名大使臣前往日本,專司主持日本諸島事務。

所謂“上帝之手”,這也是劉常滿最近才想好的一個計劃。

劉常滿經過仔細考量,覺得日本人的數量,應該嚴格把他們控製在一百萬以內,絕不能讓他們的人數再多,這樣的話,日本人的力量,就不可能延伸到外麵。

如今全日本島上,也隻有二十幾萬人口,加上大漢皇帝移民過來的,也最多不到三十萬。因此,大漢皇帝專門的寫過一道旨意給周勃,意思是讓他看著日本國內的情況,而且,每當日本人的數量有所上升之時,就要想辦法挑拔離間也行、打草驚蛇罷,都要讓日本內亂起來。

也就是說,大漢皇帝會在暗處不斷的撥動日本人內亂的那根弦,讓他們不斷的處在內亂之中。這麼一來,大漢皇帝引進許多民族,把日本四島割裂成十幾個小國家的效力,也就體現了出來。

就如同無形無影的上帝之手一般,劉常滿隨時可以推動日本人的科技和文化,當然,更可以隨時打壓日本人的科技和文化,而且,日本人從此之後,永遠處在大漢皇帝的監管之下。劉常滿甚至在教育劉裕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淳淳告誡於他,假如是他當皇帝的話,一定要努力使日本人的人數,永遠都保持在一百萬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