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自4月5日發射火箭以來,每次向外界展示強硬,都會被媒體猜測是逼美國和它“單談”,以贏得和奧巴馬直接會談的機會。美國《紐約時報》發表文章稱,通過製造公眾恐慌,平壤想再一次增加自己與華盛頓對峙時的籌碼,但美國不會在平壤的恫嚇下同其進行談判。該文章還對朝鮮近年來取得的重大軍事進展頗有質疑,認為朝鮮2006年進行的首次核試爆沒有取得成功,朝鮮同年發射的彈道導彈則隻在空中飛行了40秒,朝鮮宣稱發射成功的衛星也沒有進入軌道。國內分析人士也認為,朝鮮近來一係列舉動意在吸引國際社會,尤其是美國的關注。因為奧巴馬政府上台後,對朝鮮實行了“忽略戰略”,或者說是“冷凍戰術”,不再像克林頓和小布什政府時朝鮮一有事,馬上作出反應。但朝鮮也應看到,國際社會不可能在半島核問題以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樣利益攸關的重大選擇上,無休止地陪著朝鮮玩遊戲。朝鮮如果不聽周圍的勸告,反複以挑釁行動踩踏半島核問題的紅線,必將付出代價。
美國現政府當前正對朝鮮實行“強硬和懷柔”的戰略。他們一手拿著橄欖枝,一手握著弓箭。而這一戰略的重點是“弓箭”。美國所宣稱的“對話”,不過是為發射弓箭而創造有利的條件而已。
朝鮮和美國過去進行過很多對話,也達成了許多文件,但是問題卻沒有得到解決。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更強化了其敵視朝鮮的政策,促使朝鮮半島局勢陷入尖銳對抗的局麵。
美國以發射衛星為由對朝鮮實行製裁,完全“破壞了對話的氣氛”。然而,美國現政府不但不承認自己的錯誤,反而像前任政府那樣侮蔑朝鮮的製度是“暴政”和“無賴政權”,對朝鮮發起挑釁。
但另外,美國朝鮮問題特使斯蒂芬·博斯沃思曾表示,美國“懷有極大的興趣恢複六方會談”。他強調,通過六方會談解決朝核問題是美國的一個“長期目標”。美國希望在合理的時期內實現這一目標,並且準備隨時開辟與朝鮮對話的渠道。
朝鮮堅決站在自主的立場上處理所有問題,無論誰說什麼,朝鮮都將按照自己的方式,根據本國人民的意願處理問題,決不做違反這一意願的事情。在朝鮮半島核問題和朝美關係問題上更是如此。當前,朝鮮將“千方百計地加強自衛的核遏製力”,以捍衛國家的自主權,推進社會主義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