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項可能是真的。因為最高明的騙子不可能在所有的時刻欺騙所有的人,因此林肯可能在任何時候都不受騙。
C項可能是真的,理由同A。D不可能是真的,否則,就會得出所有的時刻所有的人都必然受騙的結論,和題幹的斷定矛盾。
287.B
【解析】因為如果20年前白人議員的數量是黑人議員數量的近40倍,那麼即使在過去的20年中,美國黑人議員的數量增加了將近100%,而白人議員的數量則略有下降,但在美國的立法機構中,白人議員的絕對數量仍然遠遠超過黑人議員。
288.D
【解析】由選項D的斷定可知,90年代,隨著東南亞的大片森林被開發成農田,孟加拉虎失去了越來越多的自然棲息地,這不可避免地會導致許多孟加拉虎的死亡。這就有力地解釋了,為什麼偷獵活動的減少,並沒有改變孟加拉虎的總數下降的趨勢。選項A、B有助於說明偷獵活動的原因和打擊偷獵活動的難度,但不能說明,為什麼偷獵活動的減少,並沒有改變孟加拉虎的總數下降的趨勢。
選項C陳述了與題幹類似的現象,但並沒對這種現象作出解釋,因而也無助於對題幹的解釋。
289.D
【解析】題幹斷定一個馬克木留兵可以敵三個法蘭西兵,因此D不能從題幹推出。
又題幹說明馬克木留兵和法蘭西兵的相對戰鬥力隨著整體化程度的提高,一個呈下降趨勢,一個呈上升趨勢。這說明整體的力量不等於各部分力量的簡單相加並且軍事競爭不單是單個士兵戰鬥力和武器威力的競爭,因此A、B可以從題幹推出。
題幹又斷定一個法蘭西軍團可以敵五個馬克木留軍團,這說明軍事謀略在戰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C可以從題幹推出。
290.C
【解析】由題幹,乙型肝炎在各個年齡段的發病率沒有明顯的不同;又,中國人口的平均年齡,在1998年至2010年之間,將呈明顯上升態勢。因此,一個顯然恰當的推論是:在1998年至2010年之間,乙型肝炎患者的平均年齡將增大。這正是C項所斷定的。
其餘各項均不從題幹中恰當地推出。
291.C
【解析】選項A不必定為真,因為可能所有的南方隊員都是理工大學的學生。選項B也不必定為真,因為理工大學的隊員可能都是南方人。科技大學隊員有可能都是外籍學生,所以選項D不必定為真。既然所有科技大學的隊員都反對餘湧當隊長,那麼不表態的隊員肯定不是科技大學的學生,所以選項C必定為真。
292.D
293.B
294.A
【解析】題幹斷定發揚拚搏精神,是取得突破性成功的必要條件。B、C、和D項斷定的條件關係符合題幹的斷定。例如,C項斷定取得突破性成功是發揚拚搏精神的充分條件,這等價於斷定發揚拚搏精神是取得突破性成功的必要條件。
A項斷定發揚拚搏精神是取得突破性成功的充分條件,不符合題幹。
295.B
【解析】題幹從受重傷的司機和前座乘客中80%在事故發生時未係安全帶,得出結論:係上安全帶,就能使司機和前座乘客極大地減少在發生事故時受嚴重傷害的危險。如果沒有係上安全帶的司機和前座乘客的人數占80%,係上安全帶的司機和前座乘客的人數占20%,那就說明係不係安全帶與司機和前座乘客受嚴重傷害沒有什麼關係;隻有係上安全帶的司機和前座乘客的人數遠遠大於20%時,才能說明係上安全帶確實可以極大地減少司機和前座乘客在發生事故時受嚴重傷害的危險,那麼係安全帶的作用就是十分明顯的。選項B表述正是這一點。選項A隻說20%以上,說服力不夠;選項D說明安全帶有一定作用,因為不係安全帶的占50%以上,而在發生事故時受嚴重傷害的占80%,但比例尚嫌不足。
296.D
297.D
【解析】D項所斷定的對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檢測和醫治近年內將會出現突破性的進展,對上述保險計劃既不會產生正麵影響,也不會產生負麵影響,因此,最不可能題幹中決策的依據。
其餘各項都可能是上述決策的依據。
298.C
【解析】題幹中作出了三個斷定:工廠產生二氧化碳;綠色植被特別是森林吸收二氧化碳;如果二氧化碳超量產生,則會出現全球氣候的溫室效應。
從上述三個斷定可以得出結論:如果工廠產生的二氧化碳超過了一定的限度,並且沒有足夠的綠色植被特別是森林吸收二氧化碳,那麼就不可避免地使全球氣候出現溫室效應。這正是C項所斷定的。
其餘各項均不能從題幹推出。
299.D
【解析】題幹中所陳述的動物保護組織的觀點是:蝙蝠之所以讓人覺得可怕並遭到捕殺,僅僅是因為這些羞怯的動物在夜間表現出特別的活躍。
D項如果為真,則對上述觀點提出了一個有力的反例:浣熊和食蚊雀,都是在夜間特別活躍的羞怯動物,但在人們的印象中一般並沒有恐怖的印象,因而是題幹的觀點的有力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