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諸國也算得上是東部的‘地頭蛇’,一來二去之下果真探查出來一些消息,但這些消息正如於化白玉簡中所說的,並不是什麼好消息。
因為六道不愧是六道,門下高手不計其數,短短的幾個月間,竟然相繼的趕來近百的元嬰期高手,而金丹期的高手更是不計其數,連築基期的修士好像都沒有資格前來的樣子。
麵對這股力量,東部聯盟雖然有心抵擋,但也隻限在‘能勉強抵擋的住’的範圍內,勝算全無的狀況,這士氣就已經先泄了半分。
而就在這時,六道的人竟然派人捎來話,告訴他們六道的人無意與東部聯盟的人為難,隻是想請東部聯盟的人行個方便,更是隱約的提出在東部聯盟身後有著一個龐然大物般的組織,並希望東部聯盟的人能從旁協助一二,略盡點‘地主之誼’。
東部聯盟的人也不是傻子,雖然東部外圍諸國相安無事,但相比其他地方的外圍之地小了豈止一半,也知道身後定有什麼力量能讓六道都有所顧忌。
但如果說他們讓道,那是給別人打頭陣,當槍使,輸了吧,自己就在人家門口,跑都來不及,贏了吧,東部的疆土必然被六道分割,那時兔死狗烹,恐怕也沒什麼好下場。
可不讓道吧,又不免一場硬仗,打都打不過。
如果說坐山觀虎鬥,恐怕死的更快,東部聯盟的人更是想都不敢想。
所以一時之間東部聯盟內部吵的一團糟,誰也不聽誰的。
而就在這東部聯盟內部瓦解,要讓六道不攻自破時,塵雨國的國主蕭長雨獻上一計。
現在對方人多勢眾,但傳來的話明顯不是針對東部聯盟,更希望大家‘同仇敵愾’,這話說的雖然硬氣,但也有一絲拉攏的意思。
一來是因為六道的對頭勢力過大,沒有十足的把握下才拉攏東部聯盟。
這二來就是諸道人數不齊,佛門處在西域邊陲之地,以他們的估算也還要兩個月的時間,所以也是等待,不想過早的開戰。
而這兩個月,東部聯盟完全先可以將事情先弄清楚再說。
於是蕭長雨提出了三點應對之策。
其一,就是東部聯盟先對六道虛與委蛇,先應付一段時間,反正兩方在等,對於處於弱勢的東部聯盟,拖得越久就越是有利。
其二,就是抓緊派人趕往東部,查出東部的勢力所屬,並且聯絡上,看看是否能派出人幫東部聯盟亦或是他們自己讀過難關,畢竟事情是他們引起來的,總要負責吧。好歹是相安無事了數萬年的‘鄰居’,比起六道的軟硬兼施,東部聯盟更願意幫助裏麵的勢力。
其三,就是讓東門聯盟內的諸多宗門紛紛徹查自己的國境,拔出東部聯盟的毒瘤,隨時準備全力以赴的投入大戰,免得禍起蕭牆。
而於化白在收到這消息的刹那就反應過來,他隱約的察覺到了那日的天幕與亂雪峰的祖師畫像顯靈有著必然的聯係,而激發起祖師畫像顯靈的人正是當日徐暮幾名新入亂雪峰的弟子,由此想來,此事或多或少與徐暮有些關係。
想到這裏,他就傳出玉簡,要馮炎帶著徐暮下山,一來看能不能在東楚境內找到有關六道的線索,畢竟東楚遠離東部內部,查找幫手之事與亂雪峰沒有多少關係,但於化白仍然相信,李紈等魔道修士的蹤影與六道的前來也有必然的聯係,所以找到李紈,就有可能找出問題的關鍵。
而二來就是徐暮引發的祖師畫像顯靈,而祖師畫像的異變與天變恰巧在同一天,所以讓馮炎帶著徐暮下山,必然有所收獲。
但於化白也有著小小的它意,因為哪個成名的修士沒經過腥風血雨而得名天下,總不能讓徐暮一輩子做個亂雪峰下的花瓶吧?所以這也是間接的讓徐暮下山曆練,但在馮炎的照顧下和諸多異寶的守護中,徐暮應該無事,畢竟,整個亂雪峰都幾乎空了,其他的門派也不會有多少人,危險也會相對少些。。
可馮炎卻不這樣想,能讓百多名元嬰老怪來東部的人會是他一名小小的築基修士就能招惹的嗎?而雖然六道的修士都已經紛紛被擋在塵雨國外,但極有可能有不少的元嬰老怪仍在東部外圍活動,東部裏的人我們惹不起,外圍還不是來去自如?
所以如此一來,饒是馮炎心性開朗,但仍然也是擔心異常。
但此時徐暮卻沒有如馮炎一般多愁善感,因為早在他踏入練氣後期時就像馮炎討要了一枚‘淬骨丹’,這淬骨丹是修士築基前改善身體而用,徐暮問過,這丹藥也嚐嚐供奉王室,有延年益壽的奇效。
這樣的話,下山之後,與徐大海的團聚之時更可為他延年益壽,自己孝心得償,何嚐不是美事一樁?
二人正走見,就見亂雪盡頭處,三道人影等在前麵,顯然是與徐暮同行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