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道途 第三掌 弟子(1 / 2)

眾人聞聲望去,隻見數道白光由亂雪峰方向從上而下的飛過來,天空中異彩非常,眾人知道,亂雪峰的弟子到了。

須臾之間,徐暮就見不知何時竹林中央的空地處多出五名樣貌俊秀的少男少女,這些人皆是身著白袍,手持仙劍,周身寒光凜凜,顯得極為冷峻嚴肅。

眾人都知道是亂雪峰的仙人弟子前來,一時間寂靜異常,沒有人再敢多話,隻是周圍小吃的火爐的火焰‘啪啪’直響,除此之外別無它聲。

五人見再無聲音,於是紛紛點頭,為首一名男子走出,朗聲道:“前來亂雪峰學藝的人到空地上來。”

說罷,似乎覺得空地狹小,手中仙劍拿出,一揮間便有樹根青竹倒地,旁邊幾人見此也紛紛出劍,將青竹削斷,空出地方。

徐暮隻感覺附近周圍有意思冷氣掠過,如刀鋒一樣,感慨仙人手段。

其實這也不是什麼高明的手段,隻不過尋常的禦劍之術,徐暮驚奇也是因為從小在小寒鎮長大,沒見過什麼市麵。

但這也不能掛他,小寒鎮是亂雪峰附近的小鎮,平日裏泰州府衙多有管理,太平無事,強匪莽寇又哪敢上這撒野,而那些武林高手到此也因為敬畏亂雪峰,少有動武,所以徐暮從小到大基本沒見過什麼厲害的人物,就是路經小寒鎮賣藝為生的胸口碎大石的藝人都感覺異常厲害。所以就這麼簡單一看,已經算是大開眼界了。

而徐暮這個假‘識貨’卻是隻感歎禦劍手段,而真識貨的那些王孫貴族在感到那一絲冰寒之氣的感覺後,便已確定這些人便是亂雪峰高足無疑,於是紛紛向前麵的空地走去。

徐大海見徐暮表情,知他羨慕心動,於是在一旁插話道:“這些手段還隻是入門的手段,那禦劍飛空,降妖除魔的厲害你還沒見過呢,想不想學?”

徐暮卻搖了搖頭,道:“可再厲害我也不想學。”

徐大海本以為徐暮當以前自己講的仙人故事是胡扯的,因為這個才不答應自己讓他拜師之事,所以也不著急,隻想等收徒那日讓徐暮見過仙人手段,那樣便會乖乖聽話。

而如徐暮這個年紀的少年人,哪裏有人不想修仙問道的,畢竟功名利祿終歸塵土,任你怎麼風光,百年之後也是一捧黃沙,而修道之路雖然困苦,但壽元可期不說,從此逍遙天地,不比身處亂世朝不保夕強上許多?多少人日思夜想也難有機緣,偏偏機會近在眼前,徐暮卻絲毫不放在心上。

徐大海相命一生,也真有些道行,他算出自己孫子福緣深厚,與仙人有緣,是故百般希望徐暮能入得亂雪峰門牆,自己也可老懷欣慰了。

可如今徐暮自己不願意,而自己也不能將徐暮綁了硬塞給亂雪峰,畢竟人家大宗派也要麵子,你不願意學我還不願意收呢。

可見徐大海如熱鍋上的螞蟻,甭提多著急了。

那邊空地上人數逐漸增多,而告別的人也不拖泥帶水,畢竟拜師不成,還是會回來的,而如果萬一被選中,日後成了仙人,瞬息萬裏,想見親人也不過是動動腳脖子的事情。

片刻間,竹林的空地多出數百名青年才俊,而剛才的離別場麵嘈雜,也讓寂靜的竹林頓時熱鬧起來,各種聲音旋即響起。

而五名亂雪峰弟子也是站在原地不動,其中一名麵容秀麗少女觀望前來拜師的人數,嬌笑道:“今年來此地的人倒是比往年還要多些呢。”

為首那名男子也點頭道:“是比往常多些,隻是不知其他幾處如何。”

旁邊一名麵相微胖的少年道:“師兄多慮了,咱們亂雪峰的名頭在東楚境內何其之大,前來拜師之人絡繹不絕,想來其他幾處人也不會少的。”

那為首弟子會心一笑,隻是微微點頭,便不再言語。其他幾人見此,也隻是耐心的等著,也不開口說話。

徐大海見空地的人越來越多,對徐暮或是言辭激烈,或是苦苦哀求,卻不見徐暮動心分毫,也是大為的惱火,起得白花花的胡子卷起,七竅生煙。

而徐暮見徐大海如此,也是頗為不忍心,自己也十分向往拜師之路,隻是自己從小與徐大海相依為命,祖孫二人更是沒有一天分開過,而隨著年歲漸長,徐大海也垂垂老矣,自己又如何忍心將徐大海拋下,去登上那拜山學藝之路呢?

徐大海又怎麼不知自己這寶貝孫子性情,知道他舍不得自己,可自己又行將朽木,大限將至,而徐暮從小到大跟自己也不曾學得幾門藝業,現在還好,可等自己百年之後,徐暮如何照顧的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