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檢結果逼死了司棋和晴雯,趕出了四兒和所有唱戲的女子,促成了芳官、藕官、蕊官的厭世出家,結束了大觀園中的歡樂生活。從此賈府也越來越衰敗了,作品中的悲劇的氣氛也越發濃厚了。從上述分析中看出這些大波瀾既是日常生活中各種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又常常是整個故事發展的關鍵和轉折點,通過它把小說中的故事情節和矛盾衝突推向一個新的縞潮。
《紅樓夢》的語言最成熟,最優美。其特點是簡潔而純淨,準確而傳神,樸素而多采,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小說中那些寫景狀物的語言,繪色繪聲,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寶釵撲蝶、黛玉葬花、晴雯補裘、湘雲醉臥芍藥裀等,全然是一幅幅美麗的圖畫,在這些畫麵裏,人物的神態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現。小說有時在突出人物情態的時候,往往一句話,甚至一個字都是凝聚著重量。如二十三回裏寶玉被賈政叫去的一段描寫。
……惟寶玉喜之不勝。正和賈母盤算,要這個,要那個,忽見丫鬟來說:“老爺叫寶玉。”寶玉呆了半晌,登時掃了興,臉上轉了色,便拉著賈母,扭的扭股兒糖似的,死也不敢去。……寶玉隻得前去,一步挪不了三寸,蹭到這邊來。……寶玉隻得挨門進去。……(賈政)說畢,斷喝了一聲:“作孽的畜生,還不出去!”……寶玉答應了,慢慢的退出去,向金釧兒笑著伸伸舌頭,帶著兩個老嬤嬤,一溜煙去了。
在這段描寫中,作者采用了“挪”、“蹭、“挨”、“退”、“一溜煙”等詞,異常準確而逼真地刻畫在寶玉的種種神態,充分地表現了他前後判然不同的情緒。
《紅樓夢》中的詩詞能和人物、故事緊緊揉合在一起,它們被熔鑄在整個藝術形象中,從而對人物性格的塑造,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在黛玉的《葬花詞》、《秋窗風雨夕》和《柳絮詞》中,出色地表現了這個少女的多愁善感和孤芳自賞。寶釵的《柳絮詞》表麵上是“溫柔敦厚”,骨子裏野心勃勃。這正是這個封建淑女的心理寫照。在寶玉的《芙蓉誄》中反映了他和封建環境對抗的精神,從而表現了他的堅強不屈的叛逆性格。
《紅樓夢》在藝術結構方麵所取得的成就也是非常突出的,在它以前的長篇小說以《三國演義》的結構為最完整。但《紅樓夢》比起《三國演義》來顯得更宏偉、更嚴密、更完整。小說為了表現十分豐富複雜的社會生活以及服從作品中矛盾鬥爭和人物性格發展的要求,全書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和賈府的由盛而衰為線索,把眾多人物和複雜、紛繁的事件組織在一起,這些人物、事件交錯發展,彼此製約,構成了一個巨大的藝術結構。這個結構的內部百麵貫通,筋絡相連,縱橫交錯,但又主次分明,有條不紊,它使我們感到生活的河流在那裏波瀾壯闊、洶湧澎湃地前進!
《紅樓夢》接受民族文化傳統是多方麵的,前代的詩歌、散文、戲劇、繪畫等都給了它一定的影響,特別是《西廂記》、《牡丹亭》這些優秀的作品對它的思想影響更為明顯。而《金瓶梅》這類小說在題材和描寫手法上對它的影響更為具體。《紅樓夢》的作者就是在繼承民族文化傳統的基礎上進行了巨大的創造和發展,使它成為我國古典小說現實主義的高峰。所以魯迅說:“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後,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中國小說的曆史的變遷》)
第四節 紅樓夢的影響
《紅樓夢》問世不久,曾經以手抄本的形式流傳了三十年,被人們視為珍品。“當時好事者每傳抄一部,置廟市中,昂其價,得金數十,可謂不脛而走者矣!”(程刻《紅樓夢》程偉元序)及用活字印刷出版後,立即流行南北。從清代一些文人筆記的零星記載中,看到《紅樓夢》已成為當時人們談論的中心。京師流傳的竹枝詞說“開談不說《紅樓夢》,縱讀詩書也枉然!”在談論時,有時因雙方爭執不下,“遂相齟齬,幾揮老拳”。民間戲曲、彈詞演出《紅樓夢》時,觀眾為之“感歎欷 ,聲淚俱下”(梁恭辰《勸戒四錄》)。甚至有人讀了《紅樓夢》,由於酷愛書中人物以至癡狂(見鄒 《三借廬贅談》;陳其元《庸床齋筆記》等書。《紅樓夢》所以如此受到人們喜愛,是因為它的深刻的反封建思想內容,有力地鼓舞著人們去反對封建主義的束縛,追求新的思想。也正因為這樣,封建統治階級對《紅樓夢》表現了深惡痛絕,斥為“淫書”、“邪說”,詛咒它的作者曹雪芹必得惡報,並進而嚴行禁毀。然而由於人民的喜愛,統治階級始終沒有辦法禁絕它的流傳。
幾乎從《紅樓夢》開始流傳時起,就有不少封建文人寫出大量的續書,如《後紅樓》、《紅樓補》、《紅樓複夢》、《紅樓圓夢》等等。它們都是才子佳人大團圓故事的翻版,嚴重地歪曲了《紅樓夢》的主題思想,成為《紅樓夢》後我國小說發展中的一股逆流。
在我國文學發展的過程中,《紅樓夢》傑出的現實主義創作成就,給後代作家提供了豐富的藝術經驗,直至我國現代文學中,也有明顯受《紅樓夢》影響,取得一定成就的作品。曆來以《紅樓夢》題材創作的詩、詞、戲曲、小說、電影就更不勝枚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