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出來。
然後他還去了很多地方,都是據說“絕對不能去、去了會死無葬身之地”的地方。
他都去了,又都出來了。
周圍的人開始朝他低頭。
一開始是人類的低頭、奉承、跪拜。
然後是凶獸和妖族的低頭、奉承、跪拜。
他們向他獻上一切,從寶物到領地,還有據說名為“忠誠”和“信仰”的無形的東西。
而無晴……
他隻是一直在往前走。
活下去。活下去。
誰活下去?不知道。
被稱為“聖人”的神仙注意到了他。
他們為他安排了一個又一個生死危機。有一些聖人說這是考驗,有一些聖人說這是陰謀。
他不知道,他不懂,但他知道他要往前走。筆直地往前走。
他走過了所有的考驗,也變得前所未有的強大。
這時候天下沒有人再敢質疑他,甚至沒有人敢抬起頭直視他。
連聖人也對他的力量感到恐懼。於是他們從天上走下來,帶他到了世界上最高的高山之巔,從那裏能看見天下任何一個地方發生的事。
聖人說︰“惡念的力量正在侵蝕這方世界。我們即將離開,但這方天地不能沒有守護者。”
“無晴,你是最接近天道之人。絕地天通之後,你要在須彌山之巔鎮守這方世界,貫徹天道意誌。你生來就是為此,所以你才沒有自己的情感。”
“你就是天道本身。”
他站在須彌山之巔,同時看見高於塵世的雲海滾滾而過,和塵世碌碌駁雜紛亂。
他問了聖人一個問題。
“天道本身,會一直想要活下去嗎?”
那是無晴有生以來第一個問題。他認真地向聖人尋求解答。
聖人仿佛遇到了難題。他皺著眉毛思索了很久,最後恍然大悟。
聖人告訴他︰“你是天道,所以你想要萬物活下去。你想要世界活下去,這就是天道。”
——活下去。活著,活下去。
他一直以來前行的方向,原來就是天道。
無晴點了點頭。
“好。”
他在山頂盤膝而坐,在絕地天通時閉上雙眼。他的力量以須彌山為中心,蔓延而遍布天下;他看見眾生,而眾生看不見他。
聖人離開了這個世界,他成了世界上最後一名真仙。
從此須彌山上多了道君無晴,漸漸地就隻剩了道君。
沒有人再叫他的名字。
人和妖陸續來到須彌山。他們說願意侍奉他,願意追隨他,願意在他身邊聆聽道法、明了大道。
他沒有反對,隻說︰“隨意。”
他們認為這是應允。
他們在須彌山上修築亭台樓閣,種下靈植繁花。
某天有一隻靈禽餃著種子飛過,不慎將一粒梨樹的種子遺落在山頂,恰好在他靜思讀書的地方。
受他的靈氣浸潤,種子很快發芽、成長,最後開了花。
一朵朵雪白的花,花蕊卻是星星點點的紅。綴滿了樹枝,像冬天的雪開在了春天的枝頭。
他第一次抬起頭,注視世間的花。他看了一會兒,想,這和雪不一樣。
想完了,他就低下頭繼續看書。這件事到此為止。
但須彌山的人們時刻關注著他的言行。看見他多看了會兒梨花,他們就篤定道君原來喜愛梨花。
他們一麵誇贊道君高潔、梨花也高潔,一麵喜滋滋、忙不迭地找來許許多多的梨花,將須彌山從頭到尾種了個遍。
須彌山就這樣成了梨花常開不敗的地方,道君也成了有名的喜愛梨花之人。
這當然不符合真相,但也沒有值得糾正的地方。梨樹也是生命,生命要活下去。
這是他守護的一切。
無晴就靜靜地看著人們忙碌和來去,看著他們喜悅和努力,就像一直以來他所做的那樣。
就這麼十幾萬年過去了。
須彌山上的人換了一撥又一撥。很少很少有人或妖能長壽至十幾萬年。
有一些血脈古老的大妖倒是可以,但他們似乎都不樂意搬來須彌山。有一次開群仙會的時候,有一個千裏迢迢趕來須彌山聽道的人,在苦苦哀求想要留下,但是道童不允,因為還沒有到須彌山收人的時間。
那人哀求時,有一個大妖就在邊上看著。
無晴認識他——這句話在當時沒有意義,因為他認識天下所有的生命,然而後來這件事變得很有意義也很重要,甚至越來越重要,因為它影響了無晴生命的走向和終點。
那個冷眼旁觀的大妖是龍君枕流,天下水族之主,四方海域的君王。
他當時穿著正式的玄色禮服,頭戴有十二冠旒的帝王冠冕,倚在一旁的假山上,百無聊賴地用尾巴拍來拍去。
“真無聊。”龍君抱怨說,“你們須彌山成天圍著一個人團團轉,真無聊。不如我們水族,平時大多自己做自己的事,就算欺負別人,那也是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