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嵩第一個站出來表態:“臣願為陛下大計效犬馬之勞,雖死無憾。”
周用和王杲隻想頤養天年,保住自己的權位,也隨聲附和。隻剩下毛伯溫和唐龍兩人還未出聲。鍾原也有些緊張,要挾製百官肯定不能自己一言堂,容易出事,還是要靠內閣。但毛伯溫是自己現在最倚重的人,他要和自己不是一條心很是麻煩。還好,毛伯溫沒讓他失望,開口說道:“陛下口含天憲,憑天命執掌萬民。臣明白陛下的心情,定會助陛下一臂之力。隻是陛下今後仍要廣開言路,不可一意孤行,不然臣等恐壓製不住萬民呼聲。”
鍾原看了一眼唐龍,不再理會,笑著對毛伯溫說:“毛師傅,朕是那樣的人麼?朕要做些改革,就免不了會動一些人的利益。但朕敢保證朕所做的事都是為了天下蒼生,為了大明社稷。反出於對這兩個方麵的諫言,朕都會認真聽取。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身後名。朕知道你們都想要在青史上留下個好名聲,但有時候做事太瞻前顧後反而不好。咱們君臣隻要問心無愧,這身前身後的名就交於後人評述去吧。唐尚書,你說呢?”
鍾原一問,大家都看著一直沒出聲的唐龍。唐龍聽了鍾原的話,臉上一紅,隨即心一橫說道:“陛下金玉良言,唐龍受教了。唐龍願為陛下驅策,再不計較得失。”
鍾原一看內閣意見能統一,鬆了一口氣說:“好,金玉良言說不上。但朕能給你們一個承諾,隻要你們都真心的為朕辦事兒,朕定當用人不疑,真心對待眾卿。說了這麼多,眾卿應該明白朕的意思了。朕就是要你們管好百官,把咱們製定的好政策執行好。這個重任就交給你們了,今後的事情還多,你們的麻煩也還多著呢。不過朕想信你們隻要齊心協力,就沒有過不去的難關。有朕在後麵給你們坐鎮,你們就放手去幹吧。吏部尚書的位子惟中你擔著吧。至於禮部尚書,朕決定起複王廷相。這兩道任命你們去辦好。朕不希望要朕出麵才能定下來。等王廷相上了任,也入閣吧。”
起複王廷相做官,是這幾天鍾原的一個心願。拜鍾原求書所賜,王廷相的幾本著作《慎言》、《雅述》、《橫渠理氣辯》都被翰林院呈給皇上禦覽。鍾原看了這些書,才發現了這麼一位早期的唯物主義哲學家。雖然他的理論和後世差別很大,而且帶著很深的儒家烙印。但是這正是真正的儒家弟子應該具備的條件——不盲目照搬聖人之言,把儒家思想與其他思想有機的結合。
這麼個人才居然沒做官,鍾原很不解。等他調來王廷相的履曆,才知道這個人也是被死鬼嘉靖在嘉靖二十年因郭勳一案給罷職的。對於這種事情,鍾原已經麻木了。其實這也不能全怪死鬼嘉靖,因為這裏麵也很有些禦史言官的作用。所以今天甘為霖請辭,他立刻就想到讓王廷相出來管禮部。由王廷相管著禮部,這次的經筵辯論才會真正的有用。鍾原對自己這一手很滿意。
但皇上突然提到王廷相的名字讓大家出乎意外得很,他們不知道皇上怎麼會想起這人來。但王廷相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加太子少保,在文人中的聲望也很高。當年隻是因為夏言整倒郭勳後,順便一起整倒的。因此皇上提出來他們也不想反駁,就都躬身領命。
雖然今天的事情很給人添堵,但鍾原也成功的把內閣和他自己綁在了一起。這對於他今後的行事是一個極大地助力,因此他還是覺得很欣慰。接著,他問內閣還有什麼事。幾個人都說沒什麼事。鍾原就讓他們告退,卻把嚴嵩留了下來。
“惟中,你現在升了吏部尚書,不像是在禮部尚書的位子上那麼清閑了。有了實權,責任就更加重大,你自己要好好的幹。平時多多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別留下把柄給別人。朕讓你管著吏部的意思你明白麼?”
嚴嵩想了想說:“啟奏陛下,臣以為陛下是讓臣管好京城的官員,把一些給陛下添堵的刺給拔掉。再提上來一些能夠實心辦事的人上來。不知臣說得對不對?”
“也對也不對,拔什麼刺,用什麼人你都要問過朕的意思。朕可不許你打著朕的名義黨同伐異,結黨營私。你是吏部尚書,又是內閣首輔,要好好的幫著朕平衡京裏京外的官員。你有了這個權力,朕相信以你的手段也能做好這件事情。雖然說君子群而不黨,但朕希望你做個孤臣,隻聽朕的話,你能做到麼?”鍾原覺得有必要給嚴嵩把道理說透,免得他起什麼歪心思。
嚴嵩知道在朝裏得罪的人很多,內閣裏不但有毛伯溫還有和他不對付的唐龍,因此很清楚皇上的意思,所以躬身答應道:“臣謹遵陛下教誨,定不再結黨營私,必定一心為公。”
“很好。還有你平日裏也要更加檢點些,有些錢財能不收就不要再收了。你所在的位置不知道多少人在盯著。如果你自己不檢點些,恐怕要惹出許多事情,你知道了麼?”
“臣知罪,臣一定痛改前非,請陛下放心。”
鍾原看著說的差不多了,就讓嚴嵩告退。接著他對黃錦說:“黃伴,找人去把陸炳傳進來,朕有事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