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057、大明門外(1 / 3)

鍾原沒讓陸炳阻止楊繼盛等監生的活動,隻是讓他監視著他們。陸炳雖然無奈,但還是執行了皇上的命令。於是,三天之後,嘉靖朝僅次於大禮儀案中群哭左順門事件的哭孔廟事件還是發生了。

一開始,由楊繼盛領頭的十幾位監生帶著祭品來到國子監附近的孔廟。楊繼盛先擺上祭品,然後帶著眾監生跪拜過孔子的牌位,就由楊繼盛開始誦讀一篇祭文。祭文是由楊繼盛所寫,文采很好,寫得很長。曆數了自宮變以來皇上發出的一些列改革措施,斥之為亂政,並將沒有據理力爭的朝臣們斥之為佞臣。接著又重點提到了近期的修律和準備召諸子百家進京辯論學問,是對孔聖人的不尊重和儒家的挑釁。希望孔聖人的在天之靈保佑這些學生的報國之情能被皇上感知,讓皇上停止這些亂政,重新回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正確路線上來……

隨著開始祭拜,越來越多的監生加入了進來。他們大多數是家境比較貧寒的學生。還有一些在職的京官也加入了進來,他們大部分是翰林院的老編修們和一些鬱鬱不得誌的小官,當然少不了屢次被整的禦史言官。這些官員們的想法沒有學生們那麼單純,他們沒有膽量去挑戰皇上,現在看到有人挑頭就跟著咋呼一下。這樣做沒什麼風險,因為一般來說皇上隻會處理帶頭鬧事的人。

前不久被貶的趙文華也耐不住寂寞來了。對於前次拍馬屁拍到馬腳,他心中一直不忿。現在聽說這麼個機會,他就覺得可以利用一下,給皇上添添堵,也算報了一箭之仇。就算皇上頑固不接納意見,也能給自己搏一個好名聲。當他看到聚集的人越來越多,心中暗喜,認為這次的事情小不了,可以好好利用。於是,他躲在人群後麵喊了一嗓子:“在這裏哭有什麼用,不如去大明門前哭訴給萬歲聽。咱們這麼多人赤膽忠心,直言進諫,定能讓萬歲回心轉意。咱們也可以給天下讀書人做個表率!”

場麵混亂中大家都沒留意,群情激奮的人們跟著起哄。楊繼盛等年輕氣盛,一腔熱血,聽了這話都深以為然。楊繼盛帶頭往大明門走去。

剛出孔廟大門,他們遇見了帶著衙役趕來的順天府尹高肇。高肇一看這場麵,頓時又沒招了。隻好跟著楊繼盛等人,路上不斷勸說讓他們不要在京城裏這麼折騰,說這有損朝廷和萬歲的麵子。可惜沒人理他。楊繼盛鼻子裏哼了一聲,說:“大人食朝廷俸祿,理當據理力爭,對萬歲的亂政直言勸諫。怎麼可以這樣瞻前顧後,因利廢言,令我等不齒!”他一說,旁邊的人隨聲附和,倒把高肇氣壞了。但他也不敢動粗,這些人最小的也是個舉人,更別說還有一部分禦史言官。隻好帶著衙役跟在後麵,推說保護安全。

路上的百姓對著這麼一大群監生加官吏大白天不幹事卻跑來遊街覺得很好奇,不停地指指點點。有好事的就想跟著看好戲,結果讓高肇派衙役給趕散了。高肇心中鬱悶,這個順天府尹當的太鬱悶了,三天兩頭出事兒。但他還是派人去內閣告急,說他不是不想管,而是沒能力管,讓閣老們快來處理一下。

聽見侍衛傳進來的消息,六位閣臣吃驚不小,連忙整整官服往出走,準備到路上攔住這些愣頭青,不讓他們鬧事。但他們剛走出大明門就碰上了那群來哭宮的人。

楊繼盛帶頭的這些人到了大明門前就遠遠的跪下開始痛哭流涕,並讓收宮門的侍衛請萬歲出來一見,他們要直言進諫。

嚴嵩看見這場麵心裏這個氣,心說:瞎搗什麼亂呀,還嫌朝廷的事情少!但他是首輔,必須出麵說話。於是他走到眾人麵前,止住眾人的悲聲說道:“爾等身為國子監監生,不好好讀書來這裏幹什麼?這是宮門重地,爾等在此哀哀啼哭,就不怕辱沒了朝廷和讀書人的體麵麼?”接著又指著後排的官員們說:“還有你們,身為朝廷命官,不但不勸阻這些學生反而跟風起哄,成何體統?你們都閑得很麼?”

趴在最後的趙文華看見嚴嵩,忙把身子趴的低低的,唯恐嚴嵩看見。最前麵的楊繼盛脖子一梗說:“嚴閣老此言差矣。俗話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等雖在國子監讀書,也算是大明的忠臣學子。既然各位大人一味媚上,視萬歲亂命頻發而不稍加勸阻。我等隻好親自前來向萬歲請命。希望萬歲能夠聽到我等的呼聲,廢止亂命,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還天下讀書人一個公道!”

嚴嵩鼻子都快氣歪了,幾位閣臣為朝政辛辛苦苦,夙夜操勞,最後卻落個媚上的名聲。於是他大聲喝道:“放肆!國家大事自有該管的人來關心,豈容爾等在這裏信口開合?君臣綱常,君臣分際你們都不管不顧了麼?國有國法,現在爾等散去還可網開一麵,如若不然定當嚴懲不貸!”

楊繼盛還未答話,後麵的一位白胡子禦史先開口道:“嚴大人好大的官威呀!我等奉太祖之命監察百官,監督政事,自然可以對萬歲的不當之舉直言進諫。嚴大人您擔心頭上的烏紗,對上欺瞞萬歲,對下欺淩百官,我等卻無所顧忌。我等隻是為了大明的基業前來犯顏進諫,嚴大人為何不許我等說話?難道是怕我等把嚴大人貪汙受賄,賣官鬻爵的事情告發出來麼?實話告訴嚴大人,就算必死,我等今日也要麵見萬歲陳情。嚴大人莫非將這朝廷當作自家的一言堂了麼?”說完,那些人又是一陣起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