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狗頭軍師(1 / 3)

甄宓見人都走了,就屈身親了一下陶義的嘴唇,陶義兩眼一瞪頓時腦海一片空白,隻感覺唇邊泛著微微的甘甜。

甄宓雙手握住陶義的手,蹲在陶義床前嘟起小嘴問道:“義,你不是說會愛我的嗎?剛才都沒叫我一次,我不高興了!”

陶義扭頭看著甄宓水靈靈的大眼睛,無可作答。甄宓倒也機靈,自答道:“我知道剛才你一定是在做夢,夢見惺兒姐姐了,所以在喊她的名字,如果夢到是我的話,你也會叫我的名字吧!”

陶義趕緊連連點頭。

“我聽我爺爺曾經說過,夢見死去的故人的人會長壽,義,你一定會很快好起來的!”甄宓邊說邊衝著陶義眯眼笑,很是可愛。

陶義忍不住伸出右手,撫摸著甄宓的臉。心中在想:惺兒,對不起。宓兒,真的很好我很愛她。惺兒你的死,我怪不得任何人,隻怪自己沒有能力,不夠強大才沒能保護好你。我不想宓兒成為第二個你,因為那樣我會很痛苦,所以我決定為紅顏一搏。

陶義突然對甄宓義重聲長道:“宓兒,我要帶你回遼東,跟我回去吧!以後我們永遠在一起,我不會讓任何人傷害你,尤其是那個曹丕也不能傷害到你。”

甄宓聽了心中暖意洋洋,高興地輕輕依偎在陶義胸口。

陶義心生一念:如今劉備大軍進攻曹操,劉備手下無論軍馬,還是大將都不輸於曹操。曹操為對抗劉備幾乎傾盡了所有兵力,我趁機逃回遼東,在遼東,襄平,薊州,晉陽招兵買馬,等劉備,曹操兩敗俱傷在攻擊曹操,奪取領地。這時代是一個霸王的大陸,我一定要成為霸王才能保護我心愛的人。我陶義今天起不再需要低頭為曹操做事,我要回遼東重整旗鼓,以圖天下。

陶義靜靜地躺在床上休養了幾天,每天都在思考那日曹操為什麼重傷他和郭嘉二人。傷自己可以解釋,是因為曹操不信任自己。但為什麼曹操連最信任最重用的軍師也要傷害,這讓陶義一時難以捉摸。

甄宓則是時時刻刻陪在陶義身邊,總是有說不完的話,把陶義逗的很高興,陶義已經將甄宓當作自己的開心果。可是每當深夜,陶義一個人時卻又思考起曹操那日的作為。

陶義想的難以入眠,又想想自己已經躺在床上幾天了,想下床多走動走動。陶義微微的拗起身體,感覺胸口沒有疼痛,頓時感覺身體輕鬆許多,鬆了口氣。陶義走下床,披起白袍便向軍帳外走。出了軍帳陶義卻又不知道往哪個方向走,剛巧許褚經過陶義軍帳前。

許褚看見陶義已經可以下床走動,喜出望外地跑來陶義麵前,問長問短。陶義很是欣慰有這樣的好兄弟,好將領。

陶義問許褚怎麼這麼晚了還不睡覺,平日裏許褚可是最能睡的。許褚回答陶義,自己是去換趙雲的崗,自從甄宓偷偷從陳留跑來聯軍大營來看陶義以來,他和趙雲都十分擔憂甄宓一個女兒家在軍營中的一切安慰,更何況甄宓現在是晉王陶義的心上人,他們更加不敢怠慢。

陶義聽後點點頭,心中深感欣慰。拍拍許褚的肩膀道:“仲康兄弟,今夜你就回去休息吧!明天我還有十分重要的事要和你們商議,你可別缺席,因為你的任務很重要。”

許褚聽後拍拍自己胸口,讓陶義盡管吩咐,一定盡力去做,讓陶義放心。陶義看著傻傻胖胖的許褚那憨樣就覺得可愛,命令許褚回去休息,今夜陶義親自去換趙雲的崗,許褚若是不聽,就等於違抗軍令,許褚一臉無奈的告別陶義,回自己營帳休息。

陶義來到甄宓營帳前,隻見趙雲一身銀甲手握龍膽槍,挺立在甄宓營帳前,陶義看趙雲那精氣神,就很相信隻要有趙雲把守甄宓營帳,甄宓一定很安全。

陶義走上前與趙雲嘀咕了一番,趙雲便告辭陶義離去。

陶義掀起甄宓的營帳,步入帳中。見甄宓臥榻旁邊拉著一簾子,裏麵有明晃晃的燭光,照亮了床榻一周。陶義發現甄宓並沒有睡在床榻上,有些驚疑又有些擔心。

陶義輕步走上前去,掀起攔在床榻邊的簾子。簾子剛被掀起,幾乎就在同一時刻陶義也愣住了,目不轉睛的盯著簾子內看,連眼睛眨都不眨。

突然隻聽見大叫一聲,頓時一波水向陶義的臉上潑來,陶義趕忙向後退步,將簾子合了起來。

巡邏士兵聽見甄宓的叫聲衝了進來,陶義說沒什麼事發生,命令士兵出去,士兵不敢違抗,一一離去。

原來甄宓正在簾子後的浴盆中泡澡,陶義掀起簾子將甄宓雪白嫩美的肌膚一覽無餘,讓他久久還在回味。

一會,甄宓穿好衣服走了出來。直走到陶義麵前,輕輕地舉起右手掌想打陶義的耳光,陶義卻一把拉住甄宓的手,將她拽入懷中。兩人雙目對視,眉目傳情。

陶義對甄宓笑道:“怎麼,你還想打我!?除了我沒人能看你的身體,因為你是我陶義的人。”說完便抱起甄宓,向臥榻而去,兩人親熱了一番,陶義卻忽然感覺胸口疼痛,兩人這才分開。

陶義胸口疼痛,甄宓隻好先照顧他入眠休息,然後依偎在他的身旁。

第二天陶義一覺醒來,感覺胸口好了許多,甄宓正熟睡在自己身旁,陶義扭身看著楚楚動人的甄宓,心中默念:“我一定要找方法返回遼東,舉兵對抗曹操為惺兒報仇,奪取天下保護好宓兒!”

一大清早,軍營中就有士兵到處尋找陶義。躺在床上的陶義正摟著甄宓享受著二人空間,聽見營帳外士兵急呼:“晉王,晉王!”趕忙起身穿戴好衣著,出營看是什麼情況。

有士兵跑來告訴陶義,魏王一早就要傳陶義去商量軍事,像是有什麼急事。陶義聽後心神不安,擔心曹操會再次對他不利,但是這是命令,陶義隻有去見曹操。來到曹操營帳,陶義見曹操上坐堂中,身邊隻有近衛典韋守在右側。陶義上前行禮,謙問曹操急著傳他來有什麼急事。

曹操回道:“我軍中幾十萬大軍每天的軍糧消耗太多,軍營的糧草已經不足兩三天了,鄴城等地的糧草還需要五日才可運到,你說我現在如何是好!?”

陶義此時滿腦子就是怎麼想辦法帶甄宓回遼東,一時不知如何作答曹操,低頭不語。

曹操哀歎道:“都怪我那天誤傷了晉王和奉孝啊!如今還有誰願意幫我出謀劃策啊!哎!”

陶義低頭沉思了一刻,心中想:曹****那天傷我和奉孝,你的“狠”確實狠,那讓我陶義也狠一會。這也許就是那天你為什麼要傷我的原因,因為你知道我不夠狠才不讓我去暗殺劉備,才沒有將魏武青虹賜予我。曹****連最信任,最忠實的謀臣都傷,著實讓人畏懼你的“狠”這也許就是你稱霸一方的根源。

陶義上前一步對曹操道:“曹公可否傳來管糧的倉官?”

曹操認為陶義已有計策,命令典韋大呼帳外士兵傳倉官前來帳中。

倉官王睦乃是管糧官任峻的親信,王睦為人忠厚老實,辦事能力很受任峻賞識,任峻待王睦如同兄弟一般。任峻得知魏王傳王睦前去帳中,覺得其中肯定有事便和王睦一同前去魏王營帳。

一會兩人進曹操營帳,一人威武高大,頭戴銅盔,肥頭大耳兩腮長滿胡須,一身銅甲看上去頗有些大將風範,乃是任峻。一人身穿布衣,身體瘦弱,麵部削黃,乃是王睦。

陶義問王睦兵糧多少,可堅持多久。王睦如實回答,已不足兩日隻用。陶義又問王睦,此事該怎麼辦。王睦連忙對陶義作偮:“部下不知,求晉王想想辦法!”

陶義握住王睦的手輕輕道:“可以用小斛分發軍糧,暫且救一時之急!”

王睦“啊”了一聲,緊張道:“這樣士兵倘若怪怨起來該如何是好?”

陶義道:“這你不用管,我自有辦法。”

之後連續四五日,王睦都以小斛分糧。軍中士兵唉聲載道,都怨曹操待兵士不好。消息傳入曹操耳中,曹操大怒急令典韋傳陶義來訓話。陶義見了曹操,勸曹操不要心急,傳王睦前來,此時便可平息。

曹操於是又下令傳來王睦和其他謀臣,荀攸,程昱一一趕來,為曹操出謀平息士兵們的不滿。

王睦受命前來,問曹操傳他有什麼事。曹操站立堂中橫眉豎眼很是冷漠的伸手指著陶義。王睦會意,對陶義拱手道:“晉王傳屬下來又有什麼事?”

陶義側身正對王睦道:“我想向你借一件東西,以此平息眾怒,你可不要憐惜啊!”

王睦回道:“晉王想借什麼東西?”

“我想借你的項上人頭以示眾!”

王睦大驚!正想申辯時。陶義大喊:“趙雲遞我佩劍!”

趙雲聽見陶義傳喚,迅速步入營帳將佩劍扔給陶義。陶義接過劍,迅速拔劍出鞘揮向瘦弱毫無抵抗力的王睦,瞬間王睦的人頭滾落在地,王睦至此還瞪著眼睛看著陶義。

在旁的程昱,荀攸吃了一驚:這晉王一向仁義,今天怎麼這麼殘酷!

曹操看著陶義,摸著胡須點頭凝視著陶義。

陶義將王睦人頭懸掛在高高的旗杆上,並貼出告示:王睦故意用小斛分糧,盜竊官糧,謹按軍法,斬首示眾。於是眾怨開始緩解。不久,各方後援軍糧已到曹操大營本部,軍糧供應恢複正常。

曹操軍中糧草之事平息之後,曹操及程昱等人對陶義“另眼相看”。

陶義傳令給在陳留把守的賈詡,四姑娘,張繡速領遼東僅有的五千兵馬來聯軍大營會合。賈詡領兵剛剛趕到聯軍大營門口,就有探馬通報曹操:劉備派呂布為先鋒帶五萬騎兵來向曹軍宣戰。

曹操緊急召開會議,夏侯淵,夏侯惇,曹真等將領都各自請命出戰呂布。曹操對眾人道:“呂布之勇非常人可以抵擋,個位愛將不要心急,容我想想!”

孫策本想出兵會會呂布,但被周瑜製止。周瑜對孫策道:“我們是友軍,麵對呂布這樣的強敵不要強出頭。曹操為人凶狠,奸詐倘若我們兵力大損,定會對你我不利!”孫策這才沒有請命,隻是靜靜的站在一邊,聽曹家謀士將領商量對敵之策。

眾人商議的熱火朝天,曹操摸須考慮著眾人的建議。就在這時,陶義走出人群道:“各位大人稍安勿躁!”

眾人見陶義站了出來,停止議論,目光一時聚集在陶義一個人身上。曹操扭頭看著陶義道:“晉王有何良策?”

陶義向曹操拱手施禮:“魏王,還有各位大人。我陶義有一計可以引開呂布五萬騎兵,我陶義願以身試險,為魏王吸引呂布,馬超兩股勢力,削弱劉備的兵力。”

曹操一聽起了精神,忙問:“晉王有何妙計快快道來!”

陶義搖搖頭:“此招慎密,不能相告!不過我陶義可以立下軍令狀,若不能引開呂布的五萬騎兵,願自刎以報魏王!”

曹操忙安慰道:“晉王不必如此,若引不開呂布五萬騎兵,我也不會怪你的,軍令狀就不必了吧!”

可是陶義執意要立軍令狀,還命人拿來筆墨,當著眾人麵寫下了軍令狀。曹操對陶義胸有成竹,將腰間的佩劍“魏武青虹”扔給了陶義:“這是我答應賞賜給你的,接著!”

陶義接過“魏武青虹”:“謝魏王賞賜!”

曹操命令三軍都要聽候陶義安排,陶義卻隻要求自己的五千遼東軍和遼東部將出戰即可。曹操及眾將士都很敬佩陶義的膽量,孫策也看著陶義起了敬畏之心。

陶義回到自己營帳,召集趙雲,許褚,甄宓,賈詡,司馬懿等人會合。陶義下令除了陶義,許褚,司馬懿以及五千遼東軍馬外,賈詡,趙雲,張繡,四姑娘等人必須在出營後,快馬奔赴官渡港,返回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