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助戰(3 / 3)

陶義正疑惑不解,突然一人詭異般的笑著走了上來,眾人轉身看向那人:頭戴貴族紫蘭高冠,身穿紫蘭長袍,身材雖然清瘦,但那張俊俏的臉卻布滿了陰險與恐怖。

“司馬懿!?”陶義等人吃驚地喊了出來。

“哈哈哈!天命!我果然是天命啊!隻有我能運天雷之術!哈哈哈!”司馬懿仰天大笑。

天雷之術又稱落雷計,每當有天譴之時,施展此法可運百萬雄師過大江,更何況是運到虎牢關呢?郭嘉,陶義得知此事才知,原來是趙顏觸發了天譴,恰巧司馬懿運落雷計,救了眾人。

眾人問司馬懿是怎麼學得這落雷計,司馬懿隻對眾人道:“黃石道長!”

眾人略有體會。

司馬懿告訴眾人:原本他是與兄長司馬朗一同鎮守洛陽的,不幸被劉備大軍攻下,才逃到此處。眾人聽了很是吃驚,都說劉備不是應該正在漢中與曹彰,劉曄,張魯對戰嗎?怎麼這麼快就攻下洛陽了。司馬懿告訴眾人:劉曄與劉備都是漢室宗親,劉曄被劉備多次勸說加上劉備現在地盤勢力龐大,所以劉曄便倒戈出賣了曹彰,漢中因此頃刻間被劉備拿下,劉備大軍並迅速趕來洛陽,司馬朗無力阻擋劉備等人的猛攻,被迫逃來虎牢關。

陶義,郭嘉暗道不妙:如今玉璽,洛陽盡在劉備手中,劉備必定會稱帝,號召群雄攻打魏王,因為劉備曾經發過誓:“天佑大漢,誓討漢賊曹操!”玉璽,洛陽在別人手中稱帝是造反可在劉備手上稱帝那就是順理成章的,因為他是漢室宗親,是皇叔,漢獻帝禪讓帝位給皇叔這可是名正言順。

諸葛亮,龐統,馬超,呂布等人再次向洛陽行軍,途中有探馬報諸葛亮,劉備大軍已經駐紮在洛陽,諸葛亮興奮不已:“我們加快行軍速度,送玉璽到洛陽皇叔手中,就可以完成皇叔還都洛陽的大好心願!”法正等人聽了高呼:“劉皇叔萬歲!”並領大軍加快速度向虎牢關而來。

劉備在劉曄的幫助下順利奪下洛陽,諸葛亮正準備送玉璽至劉備手中,助劉備稱帝,大軍一時向虎牢關聚來。

虎牢關上郭嘉命軍醫為陶義取出右肩的青鋼劍並為他療傷,醫生囑咐陶義一定要好好養傷不然右手有被廢的可能,陶義便又潛心修煉《本經陰符七術》來助自己早日康複。趙雲,夏侯惇,許褚,呂玲綺都各自療傷,其中夏侯惇和呂玲綺傷勢最重恐怕沒有兩三個月很難恢複健康狀態。

曹操軍正在養兵療傷之際,突然有探馬來虎牢關軍事府來通報陶義,郭嘉,司馬懿:“各位大人!情況不妙,劉備派大將張飛,謀士劉曄帶兵往虎牢關而來!”

郭嘉聽了心中暗道不妙,陶義默念:我軍兵馬勞累,大將又多重傷,恐怕是很難抵擋得住劉備軍。

司馬懿眼睛瞟了一眼郭嘉和陶義,見二人低頭沉思,麵帶無奈之情,上前進言道:“晉王,奉孝先生不如我們先撤軍官渡,背水等待援軍,敵軍若攻打官渡,我軍必當背水一戰。”

郭嘉回頭看了看身後的司馬懿,目光略有讚許之視,郭嘉轉身麵對司馬懿道:“仲達之計可行!”

陶義也回頭看著司馬懿:“仲達有謀略,現在我軍虛弱保存實力很重要,撤向官渡的確是計策!”

晉王陶義,郭嘉,司馬懿與眾人商議後決定棄虎牢關帶著幾萬殘兵,退守官渡,暫避鋒芒,當日午時晉王陶義,郭嘉領著曹操五六萬殘軍,退向官渡。

吳王孫策得知曹操軍兵敗許昌,很不安定,周瑜進言孫策趁曹操軍虛弱之際,攻打廬江,合肥新城還有徐州,擴大勢力。周瑜的戰略方案卻被老臣張昭張宏阻止,張昭進言孫策應當與曹操軍聯盟共同抗擊劉備,劉備軍攻占許昌傳聞諸葛亮獲得了玉璽,正向洛陽趕去。劉備禦駕親征攻下洛陽,如果玉璽落入劉備手中,天下必定落入劉備手中。劉備現在坐擁半壁江山,又有成都,長安,漢中等富饒之地為依,軍力不一定下於曹操,加上有戰神呂布,西涼錦馬超相助,實力雄厚之極,若不與曹操聯盟對抗劉備,恐怕總有一日東吳會被劉備吞滅。現在如果助劉備攻打曹操,曹操一旦滅亡,那就相當於唇亡齒寒,東吳時代也快走到了終點。

孫策,孫權,周瑜聽了老臣張昭的進言,對其深感尊重,接受了張昭的建議。孫策決定帶領東吳十萬將士,渡江出兵江夏再襲許昌。孫策下令周瑜,周泰,太史慈,甘寧,黃蓋與自己同行。東吳大小事務統統交付弟弟孫權主持,由老臣張昭,張宏,吳國太等人輔佐。孫權接管江東,深感軍力十分重要,於是下令征兵,對百姓減輕賦稅以緩民心不安。

曹洪一個人剛出官渡港,向鄴城趕去,向曹操求援。賈詡,四姑娘,張繡及幾千軍士正在陳留城中休息,突然又人來報賈詡,徐州太守陳登陳元龍帶大將高順及五萬兵馬來助陳留,賈詡聽後喜上眉梢,親自出城迎接陳登大軍進陳留城。

鄴城魏王府中,曹植,荀攸,程昱統計了曹操軍的軍力,鄴城最多可派出二十萬大軍對抗劉備軍。還有十萬大軍要分布遼東,薊州等地低於邊疆外敵。原本遼東晉王陶義的軍力經陳宮和程昱一戰後,實力早已變得薄弱不堪,不派援軍駐守邊疆,外敵必定****。曹操軍雖然號稱八十萬大軍,可是實際上現在都不足五十萬。

公子曹丕在西涼武威風土不服,大病不愈,徐晃很是擔憂。偏偏此時羌人造反,徐晃抵擋不住,大軍全部瓦解,徐晃與病重的曹丕同乘一匹馬,向長安趕路。

晉王陶義退兵守官渡,吳王孫策出兵征江夏,徐州太守陳登把守陳留,與晉王陶義在官渡的軍馬相互照應。曹洪經過多日水路顛簸到達鄴城,隨程昱,曹植,曹真等人帶領鄴城十五萬大軍前來救援晉王陶義。

劉備城池江夏守將缺乏,兵士薄弱,孫策大軍一渡江便拿下了江夏,接著準備翻山越嶺趕赴許昌,援助曹操軍。

諸葛亮,呂布,馬超,龐統等人已經帶領軍隊到達洛陽。經過虎牢關之時,諸葛亮令飛將呂布與右軍師龐統領五萬大軍鎮守虎牢關,以防劉備登基之時,外敵殺入洛陽。此外,劉備還派出陳到,李闞,傅彤,尹默領五萬大軍把守孟津港。張南,張翼,張疑領兵把守函穀關,可以說是劉備為自己順利登基設下了保護層。

諸葛亮進入洛陽,將玉璽呈獻給劉備。劉備大喜,一手高舉玉璽,一手握著諸葛亮偽造的天子禪讓的詔書。張飛,關羽,糜芳,法正等人見劉備欣喜萬分,紛紛跪地高呼:“吾皇萬歲!吾皇萬歲!”

隔日,劉備在洛陽登基為漢昭烈皇帝,名動天下。劉備在長安,洛陽,漢中,成都等地廣招豪傑俊才,兵馬強壯,軍力過五十萬有餘。

遠在鄴城的曹操得知劉備登基為帝,頭隱隱作痛,仿佛覺得自己氣數已盡。正向鄴城趕來的荀彧,得知劉備登基為帝,痛罵身邊的漢獻帝:“你看到了嗎?這就是你的劉皇叔,你這庸主連玉璽都保不住!”

荀彧話音剛落,隻聽漢獻帝一身慘叫,嘴角流出鮮血,很快斷氣西去。荀彧,大遼,呂虔等人大驚,定目一看原來是曹仁用鋼盾前方的尖峰刺死了漢獻帝。曹仁對眾人道:“漢獻帝本來就是一個傀儡,如今讓劉備反篡了天下,留他何用?”

荀彧見漢獻帝斷氣,大怒指著曹仁罵道:“無知曹仁,漢獻帝活著我們可以讓漢獻帝公告天下,並沒有禪讓帝位於劉備,劉備是反篡,可使天下人對劉備有奮憤之心,共敵劉備。如今你殺了漢獻帝,此不是助了劉備一臂之力嗎?”

曹仁聽後目瞪口呆,雙盾滾落在地,屁股一下子坐在了地上:“荀彧大人,我曹仁真該死!”

孫策得知劉備登基為帝,書信與晉王陶義,徐州太守陳登結盟二十萬大軍,一同進攻洛陽,鏟除劉備。

劉備自立漢昭烈皇帝後,諸葛亮算到曹操,孫策必定聯合進攻洛陽。於是進言劉備將各方將士,軍馬集中到洛陽,與曹操,孫策作最後一戰,這一戰若是取勝就等於拿下了曹操的領地與江東。劉備很是讚同,急召地方官員,將士帶兵來洛陽,共計兵馬五十萬,將士數百名,實力龐大。

夏季之夜天氣悶熱,飛鳥蛙蟲等大鳴小嗡,使人聽了心煩意亂,難以入眠。晉王陶義獨自慢步徘徊在營帳中,雙手背在身後,垂頭喪氣,看上去很是不安。不一會,陶義突然停住了不安的腳步,用手捋了捋滿頭的白發,將手輕放眼前,不由得深深地歎了口氣:“哎!歲月不饒人啊!不知不覺我來此竟二十年,這二十年體弱多病的我竟被這亂世折騰成這副模樣,不堪回首啊!”

想到此處陶義無奈搖頭,心情複雜,想出營帳到軍營外走走,散散心。陶義準備了隻燈籠,將青鋼劍配在腰間,以防有惡獸偷襲。陶義掀開簾子,挑著燈籠走出營帳。陶義走在曹孫聯軍大營內,巡邏士兵見了陶義,忙忙點頭行禮,陶義也不擺架子,點頭還禮,還告誡士兵天氣悶熱,水壺中多備點水,如果身體不適可來找他,他會重新安排巡邏士兵。士兵們都覺得陶義為人可親,體恤下屬,陶義在聯軍大營之中很是受人敬重。

陶義剛至聯軍軍營大門,卻被六名門衛攔住:“晉王大人,多有得罪還望原諒。吳王大人和軍師大人還有夏侯大人有令,任何人不許走出軍營外半步,若有人走出我等必定會受軍法處置,望晉王大人開恩!”士兵們趕忙彎腰拱手行禮。

“我陶義是不會為難弟兄們的,我去找奉孝先生一同出營散步!”陶義說完向士兵們點頭還禮,就轉身往郭嘉的營帳而去。士兵們也施禮恭送陶義:“晉王慢走!”

陶義走後,一名清瘦的門衛對眾人說道:“晉王還真是體恤下屬的好官……”

這門衛的話卻突然被另一位健壯的門衛打斷,這門衛滿不在乎的說道:“哼,你看他陶義現在什麼樣了?滿頭白發,麵瘦泛黃,簡直就是一個糟老頭。你們說一個糟老頭能在軍中有什麼威信?他隻能這樣不是嗎?大家說我說的對不對?我聽說他晉王的爵位也是空架子,他就隻是個糟老頭而已!不要把他放在眼裏,就他那瘦不拉幾的樣子嚇得住誰啊?哈哈哈!”說完這健壯的門衛竟笑了出來。

其他四名門衛麵無表情,不知言語。先前那個清瘦的門衛卻顯得有些激動,眉頭緊鎖,咬牙切齒,雙拳緊握。清瘦門衛見那健壯的門衛還在笑,情緒抑製不住,突然衝上前,掄起右拳就給那健壯門衛鼻子一拳。

健壯門衛不禁向後退了兩步,雙手連忙捂住鼻子,感覺鼻子中有液體流出,沾在手上,放下手一看鼻子竟流出血來。健壯門衛見情突然衝著那清瘦門衛瞪直了眼,口中大口喘氣:“混蛋,臭小子竟然敢打老子,老子跟你沒完!”健壯門衛說完就衝上前將那清瘦的門衛輕而易舉的推倒在地,然後掄起雙拳向清瘦門衛不停擊去。其他四名門衛趕忙攔阻,卻被健壯門衛一一揮倒,可見他力道尤其之大。

還好附近的監軍,巡邏兵還有箭樓上的士兵及時趕到,才一起合力將那健壯的門衛拉開。此時,那清瘦的門衛已經被打的滿臉是血,麵目全非了,但是他依然很堅強的站了起來,還想反擊,卻被其他士兵拉住了。

健壯門衛見他還不服氣,準備衝上去再教訓他一翻。其他士兵見兩人還不罷休,趕忙攔住兩人,在軍營門口拉拉扯扯的亂作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