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訓忙著調配北線的軍隊;柳心瓴忙著協助戶部安置不斷湧入的北地居民,一麵憂心陽寧守住之後如何重建北地郡縣,一麵憂心陽寧如果失守,季漣勢必要親臨指揮長安保衛戰——那樣的局麵實在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兵部忙著向陽寧輸送物資;季漣忙著安撫朝中文武;玦兒忙著安撫季漣——
????當季漣看到安東都護府送來的奏報,言百濟和高麗趁突厥南侵,朝廷無暇他顧之際,欲脫離安東都護府的掌控,不稱臣,不上貢。
????安東都護府的大都護最早是永昌帝的一個弟弟平王掛虛銜的,也就是季漣的祖輩,後來平王的兒子犯罪除國後由季漣的八叔析繼任;季漣登基後徙封析為贛王,於是齊王涵開始繼任此職。不過曆來這個由親王掛銜的職位都屬虛銜,實際主事的是朝廷派去的兩個副大都護,一文一武,在永昌年間便鎮守遼東的,還有一個副都護是季漣前年派去的。這幾人曆經幾次考核,行事倒是穩健,此次上表,俱稱百濟和高麗兩國此番行為囂張,請陛下酌情考慮由都護府出兵警示。
????季漣把折子扔到一邊,皺著眉開始把玩著玦兒右臂上的白玉鐲子,那玉鐲和玦兒雪白的胳臂顏色相近,中間透出幾絲紅暈。季漣握著她的手臂,也不知欣賞的是那白玉鐲還是她白玉般的胳臂,玦兒被他拉得不耐煩,嗔道:“不過就是個白石鐲子,有什麼好看的,每次都這樣,看個折子都不正經,才收斂了多久呢,又這樣!”
????季漣無賴笑道:“要是天天都是這種折子,我倒情願一直看這塊石頭呢。”玦兒因母親的閨名裏有一個玉子,平時說到玉器,總說是石頭。送她玉簪子,她便說是石簪子;盛鮮果用的玉盤,她也叫做石盤;先前她送給季漣的玉玦掛飾,她也是叫做石墜……季漣有時打趣她,便隨著她的說法來說笑。
????玦兒抽出胳膊,籠回袖子,問道:“剛剛你不是還說突厥人都被困在陽寧以北,進退兩難,勢成騎虎麼——這雖算不上捷報,可也不算壞消息啊?”
????季漣撿起剛剛看的折子遞給她,哂道:“你看看這個吧,現在就差安南那邊沒打起來了,要是那邊也打起來,那可就真是四麵邊聲連角起啊”,想想又頑笑道:“我現在可知道什麼叫做虱多不癢,債多不愁了。先前說阿史那攝圖大舉南侵,我倒是愁的不行;現下到處都鬧騰起來,我倒覺得似乎沒那麼愁呢——反正不可能更慘了,打吧打吧!”
????玦兒略瞟了安東都護府的副都護送來的折子,嘀咕道:“遼東——百濟——高麗——可不就是那些高麗棒子麼,果然師傅說這些人最討厭了。”
????季漣一皺眉,不解她所謂的“高麗棒子”是何含義,玦兒解釋道:“我師傅以前說了,遼東那邊的一個半島上麵的人,喜歡吃泡菜的,叫高麗棒子;還有這個半島東邊的一個島國,喜歡吃一樣叫壽司的東西的,都很討厭。”
????季漣嗤的笑道:“那個半島東邊的島國——你說的這個地方叫東瀛,大概有我朝一個州府那麼大吧。皇爺爺在的時候,東瀛曾幾次派過使節來我朝,想學習我朝的文化禮製。皇爺爺說那個地方的人,衣著甚是鄙陋,盡是些化外之民,不知文明為何物。那些使節在永昌年間來我朝時,在長安住了好久,皇爺爺還派了好些人給他們講解我朝文字、禮儀、詩詞這些東西。後來他們回去的時候,皇爺爺還派了些人跟他們回去,向島上的人宣講我中土文明,他們對中土的絲綢、茶葉、詩詞歌賦這些東西甚是欣賞呢——你師傅……對這兩個地方也很熟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