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夢是否真的具有預見性(1 / 1)

夢是否具有預見性?這真是一個古老又新鮮的問題,古老是因為生活在古文明的人們就已經相信夢的預見作用,常常以夢為神的旨意來指導生活;新鮮是因為它始終存在爭議,不管到哪個年代,都有人對它充滿了研究興趣。

最早以科學的方式提出夢具有預見性的心理學家是麥德爾,他於1913年在《關於夢的問題》一書裏提出了這個觀點,他認為潛意識通過夢來解決一些情感問題,從而打破舊有的情感模式,建立新的情感模式,當夢嚐試新的情感模式時,舊有的模式被覆蓋並被神經元記錄了下來。

麥德爾的夢的預見性得到了榮格的支持,榮格認為,夢是具有預見性的,但並不是人們想象中那麼神奇玄妙,這種預見性隻是夢把跟生活的各種可能性做了預先的拚接和融合。按照榮格的話來說,“它們隻是有點像天氣預報。”簡單點說,我們本身在生活中就具有一定的預見功能,那是我們通過長期累積的生活經驗和學問常識進行的基礎判斷,隻是有時這種功能被我們忽視了,但潛意識卻牢牢記住了,然後通過夢境呈現了出來。

正因為如此,榮格才不斷強調,不要高估夢的預見功能,夢不是神,不是真理,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良方。我們能做的,是通過對夢的分析找到那些真實有用的部分,從而方便我們的生活。

有位26歲的男性大學生,成績優秀,但他卻非常害怕考試,特別是期末考試。一到期末考試的時候,他就失眠,還因為壓力太大導致胃潰瘍。他做了一個夢:

“我夢到自己在蘇黎世大學的禮堂裏參加畢業典禮。我的博士論文通過了,成績很好。我在夢中想:這是博士論文?可我剛剛寫了碩士論文。我覺得心情很愉快,禮堂裏一片光明。我醒了後,突然想到離考試還早呢,何必緊張呢。而且我博士論文都通過了,還怕碩士的考試嗎?那個夢讓我非常安慰。”

這是一個帶有預見性的夢,最終能不能通過博士論文那是若幹年之後的事情,是個未知數,但做夢者卻從夢中獲得了安慰,消除了緊張的情緒。這是預見性夢所能提供的正麵能量。但更多時候,人們相信的關於夢的預見性是關於災難的。很多人認為,隻要夢到了災難,就一定會有災難發生,而且隻會比夢中嚴重。事實上並非如此,災難夢所指向的不是真正的自然災害,而是個人遭遇的一種變相演示。

不過有一些災難夢的確具有預見性,盡管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非常小,但它還是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有個年輕女士打算跟男友出去旅行,就在旅行前她做了一個夢:

“我到了一家旅行社,是之前我曾去過的。我想說明我的旅遊目的地,可舌頭卻始終不聽話,把曼穀說成了羅爾沙赫,把新加坡說成了林道。我的語無倫次讓旅行社的員工十分擔心,他們露出了同情的目光。我在混亂中醒來,感到一陣害怕。我在想,這是不是提醒我不要進行跨國旅行,最好哪兒都別去。”

她放棄了原來的旅行計劃,堅信這個夢一定是在警告她。巧合的是,就在她原計劃旅行日期的前一天,她的男友出了車禍。

這類預見性的夢是存在的,但隻是偶爾發生。大多數關於災難的預見性夢都不是我們所想的那麼恐怖。我們要把注意力放在分析夢,並從分析中找到對生活有幫助的訊息上,而不是關注噩夢是否會變成真的。你時刻要牢記一點,夢的解析是幫助自己擺脫困境,找到新的生活方向,而不是占卜和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