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看一個關於夢的例子,做夢者是一位38歲的男士,這是他對夢的回憶和描述:
“我走進一所房子,好像是我的家,又不像我的家,裏麵有人在大聲叫我,但是我的鑰匙卻打不開家裏的大門。我很不安,也很不耐煩,為什麼打不開門呢?門到底是在哪兒?我變得憤怒,破口大罵,與此同時還在拿鑰匙開門。直到我醒來,門都沒打開。”
大多數夢都跟這個夢境類似,沒有明確性,一些不合理的因素在夢裏變得合理,看起來離奇又荒唐。那麼這個夢到底說明了什麼問題?還要繼續看看做夢者的描述:
“我覺得那房子是完全陌生的,卻是我一直以來想擁有的那種房子,或者說一個避風港、巢穴。我的朋友們總是喜歡把房子當成避風港,因為他們非常內向,不善交際,喜歡窩在家裏。不過我更喜歡明快一些的形容詞。說到這我突然想起來,昨天經理還找我談話,他表示想跟我更親近一些,但我卻依然寡言少語。後來經理也不說話了。”
關於夢境有一些關鍵點是十分重要的,在這位男士的夢境中,最關鍵的地方有兩個:一、他打不開門,情緒波動非常大;二、門裏傳出了呼喊聲。
“那呼喊聲不是我熟悉的聲音,像是在喊救命,又像故意在喊救命,就像我兒子似的,他在不想自己動手做什麼的時候就會大聲呼喊,好像自己陷入了什麼困境似的。當然,他也可能是真的陷入了困境。最讓我感到奇怪的是,夢中的我十分焦躁,這跟生活中的我大不一樣。我是個非常穩重的人,處世十分鎮定冷靜。如果出了什麼事,我不會著急,著急也阻擋不了壞事的發生。難道我不應該總這麼冷靜地活著?”
這個夢基本上傳達出這樣的訊息:做夢者打不開家門,沒法接近那個呼喊的人。做夢者聯想到了現實生活中的兒子,兒子陷入了困境裏走不出來。
這是一個典型的情感類的夢,這種類型的夢都是圍繞一些情感話題展開的,是最常見的夢之一。這類型的夢經常會跟現實生活聯係起來,比如發生地是自己家裏、出現的人物是似曾相識的或者親人朋友、周圍的環境是曾經去過的地方等。這種夢容易讓人產生一探究竟的衝動,期望能從夢境中得到什麼指示,並為眼下的生活指出一條趨於正確的路。
這位38歲的男士從夢中感到“孩子被困住”,但他在清醒的時候沒有想去拯救孩子,因為他聯想到兒子會故意喊救命。他認為兒子需要得到鍛煉,需要學會收斂任性。可事實上,夢中的他卻在拚命想辦法把門打開。夢中的開門和接近呼叫者,代表著生存,或者說是一種求生本能,是一種擺脫困境的渴望。
現在做夢者有必要去想一想,他是否認真幫助過陷入困境的孩子?是否跟孩子有過交流溝通?是否對孩子過於嚴厲?孩子為什麼會呼叫?還有,他對待經理的態度是否有不妥的地方?是否不該太沉默?是否表麵上應該跟經理更親近一些?
這位男士大概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去考慮這些問題,最後他終於得出一個結論:要善待自己,善待別人。
這就是夢的作用之一——我們之前所說到的自省。我們通過分析夢來判斷最近一段時間的內心活動是否正常,從中得出的結論將會幫助我們麵對未來的生活。
現在要回到問題的開始,什麼是夢?
用瑞士心理學家卡斯特的話說:“凡是睡覺時留下印象的經曆,醒來時還能夠回憶的、講述當下生活感情狀態的、刺激認知和情感發生各種聯係的,以及促使發生變化的經曆都是夢。”
那麼夢是如何形成的?夢是潛意識的心理活動,弗洛伊德稱其為“認識潛意識的理想之路”。夢是一個非常棒的編劇,它具有完美的創造性,可以創造出許多我們難以想象的奇幻世界。這個世界中出現的事物、人物、事件、場景大多來源於被我們忽視的記憶和曾經見過的圖像、去過的地方。當然,也有一些特別奇特的夢跟記憶和經驗無關,但這是極少數的,在大多數情況下,那些奇特的夢境是由潛意識中的記憶衍生或聯想出的。比如你從來沒有去過沙漠,卻夢到自己在一望無際的沙漠中行走,顯然沙漠這個場景不是你的經驗或回憶,但它可能是你從某個沙漠圖片中得到的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