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自信與比較沒有自信時,要與不如自己的人比較(1 / 1)

人在進行自我評價時,會考慮到與周圍的密切聯係。這時,在人的內心當中會有兩個自己,一個是“能搞定事情的自己”,一個是“不能搞定事情的自己”。

比較使人喪失或擁有自信

你有自信嗎?有的人會自信滿滿地回答“有”,有的人會怯怯地回答“不太有”。有自我評價高的人,就有自我評價相對低的人。但是,自我評價通常情況下並不是一定的。自我評價,依據與他人之間的社會性比較。在強人圈中競爭,若一直失敗,就會認為自己不行,自尊心受挫,自我評價降低。反之,與比自己弱的對手競爭,若一直獲勝,就會自尊心高漲,自我評價提高。小山村的村長就總是自信滿滿。

有一個證實該事實的實驗。作為受試者的學生在空無一人的房間裏,獨自回答一份包含自我評價的問卷。前半段時間結束時,另一名受試者被安排在桌子對麵,開始回答問卷。這名受試者衣冠楚楚,從公文包裏取出筆記用具。而且還能看到公文包中貌似很高深的數學書和哲學書。這個人一接到答題紙就麻利地答起題來。看上去確實很“優秀”。第一位受試者若佩服地看著他,就會被實驗者安排後半部分的問卷答題。其中,有與前半部分相同的關於自我評價的問題。

該實驗的意圖是,問卷前半部分與有強者在的後半部分,對這兩者的自我評價進行比較。結果是,在看似優秀的人麵前,受試者喪失自信,自我評價降低。相反,在相同情況下,在相貌醜陋、神情恍惚、答題費勁的弱者麵前,受試者則抱有自信,後半部分問卷中的自我評價提高。人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就是在這樣與人比較中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