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二章 安全地用藥(三)(1 / 3)

哪些藥可致胸悶?

胸悶是一種主觀感覺,即呼吸費力或氣不夠用。輕者若無其事,重者則感覺十分難受,似乎被石頭壓住胸膛,甚至發生呼吸困難。其可能是身體器官的功能性表現,也可能是人體發生疾病的最早症狀之一。引起胸悶的藥品有:

二膦酸鹽:帕米膦酸鈉(博寧)、阿侖膦酸鈉(福善美)、依班膦酸鈉(艾本)、依替膦酸鈉(洛迪)在用後偶可引起類似流感樣症狀,表現為發熱、胸悶、寒戰。

驅蟲藥:甲苯達唑(安樂士)在驅除腸蟲時偶可致胸悶。

β受體阻滯劑:比索洛爾(康可)、維拉帕米(異搏定)可抑製心肌,偶致胸悶。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依那普利(悅寧定)、喹那普利服用後個別人可致胸悶。

止吐劑:舒必利(止嘔靈)服後個別人有胸悶感。

哪些藥可引起水腫?

體液過多積聚於人體組織間隙,稱為水腫,可發生於局部和全身。但藥物性水腫也不少見,可引起水腫的藥品有:

糖皮質激素:中短程應用時,由於造成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出現水、電解質代謝異常,下肢水腫。如潑尼鬆、甲潑尼鬆、潑尼鬆龍、地塞米鬆等。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在對血管緊張素轉換酶產生抑製的同時,也抑製緩激肽的降解,引起水鈉瀦留,如卡托普利可引起麵部和手足部水腫;貝那普利、賴諾普利、福辛普利、雷米普利、培哚普利、西拉普利、喹那普利、咪達普利可引起外周水腫,罕見有血管神經性水腫。

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氯沙坦鉀、替米沙坦等可引起水腫和血管神經性水腫。

鈣通道阻滯劑:由於抑製心肌與血管平滑肌的跨膜鈣離子內流而使血管擴張,如尼卡地平、硝苯地平、拉西地平、氨氯地平和維拉帕米,但多發生於踝部、下肢和外周水腫。

抗糖尿病藥:胰島素、羅格列酮在治療初期可使鈉瀦留而發生輕度水腫,但可自行緩解;伏格列波糖可引起顏麵水腫。

非甾體抗炎藥:由於環氧酶-1被抑製,其正常保持腎血流量、水和電解質平衡穩定的作用被拮抗,導致胃潰瘍、出血、水腫等反應,其中酮洛芬、阿司匹林、萘丁美酮、依托度酸可引起血管神經性水腫;萘普生、布洛芬、非諾洛芬、美洛昔康、塞來昔布可引起下肢水腫;阿西美辛可引起麵部水腫;雙氯芬酸、吲哚美辛可引起腎水腫、血尿。

免疫抑製劑:西羅莫司可引起麵部水腫。生長激素偶見出現暫時性麵部、周圍輕中度水腫,大多發生於治療初期。對確認係由藥物所引起的水腫,宜調整藥物或加一點小劑量利尿劑就可以改善,不必因噎廢食。

哪些藥可致血管神經性水腫?

血管神經性水腫是較常見的一種變態反應,大多數由青黴素引起,一般後果不嚴重,但波及呼吸係統及腦部時可危及生命。過敏性休克中的呼吸道阻塞也是血管神經性水腫所致。四環素類、氯黴素、紅黴素、鏈黴素等也偶可引起血管神經性水腫。一旦發生宜立即停藥並給予抗過敏與對症處理。

此外,少數患者服用喹諾酮後可出現皮疹、蕁麻疹、藥疹、血管神經性水腫、紅斑、瘙癢等在內的過敏反應,發生率也很低,為0.4%~2%。

服用抗艾滋病藥雷托那韋可誘發皮疹、蕁麻疹、支氣管痙攣、血管神經性水腫、出血或血腫、血液化學和血液學的改變。

哪些藥可引起牙齦增生?

牙齦增生係指牙齦組織因細胞數量增多和纖維增生而導致的一種非炎症性變化。有些藥可促進牙齦增生,稱為藥物性牙齦增生,是指服藥後而引起的牙齦纖維增生、體積增大和炎症,嚴重者可影響咀嚼功能、美觀和口腔衛生。

抗癲癇藥:長期服用苯妥英鈉(大侖丁)可使原有炎症的牙齦發生纖維性增生,開始常在牙齦唇、頰或舌側的緣齦或齦乳頭出現小球樣膨脹突出。

免疫抑製劑:環孢素可引起藥物性牙齦增生,服用者有30%~50%發生牙齦纖維增生。

鈣通道阻滯劑:硝苯地平(心痛定)、拉西地平、尼索地平、非洛地平對高血壓、冠心病患者具有擴張周圍血管和冠狀動脈的作用,但可引起牙齦增生和出血。口腔內的菌斑、牙石、食物嵌塞等可促進牙齦炎的病情發展,因此,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可減少牙齦增生的發生率和嚴重程度。

哪些藥可致痤瘡?

痤瘡是發生在毛囊皮脂腺的一種慢性炎症,感染、內分泌紊亂、各種刺激和用藥均可引起:

腎上腺皮質激素:甲潑尼鬆龍長期服用可致類皮質醇增多症,表現為滿月臉、痤瘡、水腫、多毛、肥胖等。

避孕藥:炔諾酮(婦康)長期服用可使皮脂增多,出現痤瘡、多毛。

雄激素:十一酸睾酮(安雄)、多庚睾酮可誘使女性男性化,出現痤瘡、多毛、陰蒂肥大、閉經等性征。

免疫抑製劑:在服用環孢素(山地明、麗珠環明)期間可引起多毛、痤瘡、厭食、疲乏、四肢感覺異常等不良反應。

哪些藥可使體重增加?

體重是人體的總重,人體通過中樞神經、內分泌、吸收、代謝、食欲等手段控製體重。可增加體重的因素除了遺傳、吸收、過食、營養過剩等因素外,部分藥品也可引起體重增加。

抗組胺藥:阿司咪唑、酮替芬、特非那定、咪唑斯汀、賽庚啶長期服用可抑製下丘腦的“飽食”中樞,刺激和促進食欲,增加體重。

避孕藥:由孕激素和雌激素組成,能阻止人體正常激素的產生,從而抑製排卵。避孕藥能夠促進女性食欲,導致體重增加。雌激素引起水鈉瀦留,孕激素影響合成代謝(孕激素增高會促進蛋白質同化作用),故使部分婦女體重增加。

抗癲癇藥:丙戊酸鈉可使體重增加。

抗精神病藥:長期使用氯氮平、奧氮平、喹硫平、利培酮、齊拉西酮,可引起血糖和血脂增高、體重增加。此外,體重調節的代謝-內分泌失調可能與抗精神病藥引起的高催乳素血症對性腺、腎上腺激素、胰島素敏感性的影響有關。

孕激素:黃體酮、甲地孕酮、甲羥孕酮可促使體重增加。雌激素調節劑達那唑、替勃龍可增加體重,蛋白同化劑葵酸諾龍也促進蛋白質合成。

胰島素增敏劑:羅格列酮、吡格列酮因激活核過氧化物酶-增殖體活化受體而易並發水鈉瀦留,周圍水腫,體重增加。

哪些藥可使體重下降?

中樞興奮藥:硫酸右苯丙胺、呱甲酯長期服用可抑製食欲,體重下降。

雙胍類抗糖尿病藥:二甲雙胍可抑製肝糖原異生,抑製膽固醇的合成和儲存,降低膽固醇、甘油三酯、總膽固醇水平,減輕食欲和體重增加。

免疫抑製劑:環孢素(山地明)久服可減輕體重。

抗抑鬱藥:氟西汀(百憂解)、瑞波西汀可抑製食欲,用於暴食症和肥胖症者,凡體重超過20%者長期服用後可減輕體重。別讓用藥迷惑了您的“感覺”別讓用藥迷惑了您的“感覺”

哪些藥可引起視物模糊?

視力為視覺的敏感度,包括對中心和周邊的視力,視力模糊即對物像分辨不清晰,包括形狀、色澤、位置。部分藥品可影響視力,使視覺模糊、辨色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