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係統獎勵:淩霜劍(1 / 3)

荊軻刺秦失敗的消息傳回了燕國,燕王他們都嚇傻了。

自己派使者過去是為了求和,怎麼變成了行刺秦王?此事,無論如何與燕丹脫不了幹係,朝會上,麵對父親燕王以及燕春君的逼問。

燕丹對此供認不諱,做都做了,難道還怕人說嗎?

燕王氣的渾身發抖,他壓根就沒想過要招惹秦國,燕丹這麼一搞,燕國禍事來了,秦國肯定會興兵來攻,燕國拿什麼抵擋。

然而,朝堂上,燕丹卻還在振振有詞,想要與魏國,楚國達成聯盟,共同抗衡秦國,說什麼三家是唇亡齒寒的關係雲雲。

燕王當場氣暈,燕春君主持大局,下令將燕丹囚禁,不允許他離開,與外界聯係。

燕國人得知太子殿下主持了刺殺秦王的事,紛紛上街奔走相告,為他鳴不平,全然沒想到這件事的後果是什麼。

……

與此同時,墨家正麵臨著有史以來最大危機。

墨家前任巨子六指黑俠神秘消失,墨家本來就有些不穩,燕丹的威望並不足以服眾,屠龍計劃事實上隻得到了一部分墨家首領的同意。

但現在,刺秦之事敗露,荊軻,秦舞陽都是墨家子弟,這直接把整個墨家都拖下水。

其他各地的墨家統領紛紛傳信,讓巨子大人給個說法,事情是他們幹的,鍋整個墨家背了。

謀劃刺秦,燕丹隻想到了成功,沒想到失敗了他會是什麼下場,被他拉下水的墨家會是什麼樣的結局。

現在,蘇銘未死,秦國內部未生亂,但燕國自己卻亂了陣腳,他本人更是被剝奪了權利,囚禁在太子府當中。

燕丹的行為,讓墨家麵臨分裂的局麵。

秦國勢大,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與秦國對抗,他們有的人也認為,秦國一統是在消弭戰爭,符合非攻的宗旨。

原本秦墨就脫離了墨家,現在韓地、趙地魏地這些地方的墨家首領和弟子也紛紛脫離墨家向鹹陽的秦墨靠攏。

燕丹太可怕了,他為了保密,在實行屠龍計劃的時候,完全沒有與各大統領商量就實行了。

如今,這口黑鍋墨家是甩不掉了,若繼續跟著他們,墨家子弟也將遭受秦國追殺,沒有人想陪著他死。

燕丹背雖然被囚禁在太子府,但有墨家幫助,他依然悄無聲息的離開,召集了墨家機會,他消失的這個半個月裏,墨家人心散亂,士氣大亂。

這次墨家集會他很早就發出了邀請,然而,統領級別的人隻來了不到一半,他們沒來,意味著他們脫離了墨家。

也就是說,現在的墨家,隻剩下不到一半的勢力,元氣大傷。

然而,這件事對墨家是壞事,對燕丹卻是一件好事,他加入墨家的目的本就不純,也不信奉墨家的宗旨。

一個不完整的墨家,更容易被他掌控,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一個隻剩下不到一半的墨家仍舊是一個龐然大物。

隻要嚴密的組織架構仍在,他遲早能恢複墨家,如此一來,他才能把墨家變成他手中複仇的工具。

……

荊軻刺殺秦王半個月之後,大秦昭告天下,言明要討回公道,讓燕國交出燕丹的人頭和督亢之地,否則就派大軍壓境。

秦國一向霸道,逼迫各國割地是常有的事,這次的事情無疑是損害了秦國的顏麵,讓燕國割地順理成章。

見秦國沒有調動大軍,其餘觀望的國家紛紛鬆了口氣,要是秦國真的攻打燕國,他們不得不出手相助。

沒辦法,就算是燕國理虧,也不能輕易地讓秦國滅了,否則秦國更難對付。

一時間,各國紛紛派出使者遊說燕國,希望他們答應秦國的條件,割地怎麼也比滅國要強。

燕王本就昏庸,再加上燕春君在一旁煽風點火,燕王稀裏糊塗就答應了,沒辦法,他壓根就沒有選擇的餘地。

誰讓燕國理虧,而且打不過秦國?

……

燕王還沒動手,燕春君就盯上了燕丹手下的人。

趙國滅亡之後,妃雪閣就搬到了燕國,在燕都重新開業,當然,這一切都離不開燕丹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