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美麗是“吃”出來的(5)(3 / 3)

而飲食對於女性養血也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切不可為追求體形美而盲目節食,使膳食營養得不到平衡供應而影響健康。女性要保持合理的飲食營養,平時多吃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C的食物,適當補充鐵劑。因為蛋白質中的膠原蛋白能夠使細胞變得豐滿,從而使肌膚充盈、皺紋減少,彈性蛋白則可以使人的皮膚有彈性,而且光滑。常食西紅柿及含有維生素C的山楂、橘子、鮮棗等,可抑製麵部黑色素的形成,並能使沉著的色素減退或消失。一些有調補作用的藥膳,如阿膠紅糖糯米粥、桑葚菠菜粳米粥、蓮子桂圓湯、豬肝粥、當歸羊肉湯、杞子紅棗煲雞蛋等,可經常交替服食,可補血養血、調理衝任,使青春常駐。

女性還要多食用一些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B以及微量元素鐵、銅的食品。因為這些營養素都和造血功能有關,如果缺乏就會導致皮膚幹燥、粗糙,甚至發生裂痕。

女性可根據自身情況,選用當歸養血膏、益母草膏、養血八珍丸、歸脾丸、調經脾等中成藥,也可選食黑木耳煲紅棗、黃芪龍眼粥、果杞大棗茶、當歸燉烏雞等補血養血食療之品。

家常補血的食物

烏骨雞肉:烏骨雞俗稱烏雞,肉味甘,性平,具有補血益陰、退熱除煩功效。烏雞入血調經,為婦科良藥,專治女性虛勞所致的月經不調、腰膝酸軟、崩中漏下、赤白帶下及各種由虛虧內傷引起的婦科疾病,為補血益陰之上品。

龍眼肉:龍眼肉又稱為桂圓肉,自古被視為滋補佳品。龍眼肉性味甘平,無毒,入心、脾經,具有補益心脾、養血安神的功效。本品甘平質潤,入脾養血之功勝於大棗等果品;其大補陰血、滋液養心之效尤佳,乃果中補血良藥。

桑葚:桑葚古稱桑實、烏葚、桑果。桑葚有烏、白兩種,以黑紫色者為佳。桑葚性味甘寒,入肝腎經。具有補肝益腎、滋陰養血之功效。桑葚適用於陰虧血少、眩暈耳鳴、津液缺乏、須發早白、神經衰弱及消渴便秘等症。

紅糖:紅糖為禾本科植物甘蔗莖之汁,經煉製而成的赤色結晶體,又稱黑砂糖、赤糖、紫砂糖。紅糖味甘,性溫,入肝、脾、胃經,具有養血活血、補中暖胃的功效。紅糖與白糖雖同出於甘蔗的莖汁,但中醫認為,兩者功效截然不同。白糖味甘性涼,具有潤肺生津的功效。而紅糖則性溫,重在養血暖中。紅糖在養血之中又有活血之效,故適用於女性產後惡露不盡、口幹嘔穢、月經不調及宮寒痛經等症。紅糖入脾胃,能暖中焦,凡脾胃虛寒、喜熱喜暖、胃脘冷痛者均宜以沸水衝服。

雞蛋:雞蛋是一種營養非常豐富的食品。就補血益陰而言,雞蛋黃遠勝於雞蛋白。雞蛋黃滋陰養血,適用於陰血虧虛所致的心煩不得眠、虛勞吐血、胎漏下血、心悸忡怔及盜汗等症。這是中醫幾千年的經驗。李時珍說:“雞子黃,氣味俱厚,故能補形,昔人謂與阿膠同功,正此意也”。

動物肝髒:動物肝髒營養豐富,一般含有肝糖、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A、維生素B12、鈣、磷及鐵等成分。它可以改善人體造血係統,促進產生紅細胞、血色素,製造血紅蛋白等,因此,肝為強壯補血的佳品。總之,動物肝髒無論性質寒或熱,均有養血、補肝及明目功效,堪稱補血益肝之佳品。

黑豆:黑豆不僅可以使頭發變得更黑,而且生血養血的功效很好。

發菜:發菜的顏色很黑,含有的鐵元素很高,用發菜來煮湯做菜,有很好的補血效果。

胡蘿卜:胡蘿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維生素C,而且還含有胡蘿卜素。胡蘿卜素對於補血很有好處,是最好的補血湯飲。

家常補血的膳食

牛乳粥

原料:牛乳300g,粳米、白糖各適量。

做法:將粳米入鍋中,加水,煮至半熟時再加牛乳,煮至粥成,調以白糖進食。

功效:本方有大補陰血功效,適用於虛弱勞損、形體羸瘦。

五香肉粥

原料:豬裏脊肉、粳米各50g,花椒、食鹽、茴香、香油各適量。

做法:將豬裏脊肉洗淨,剁成肉末,入食鹽、花椒、茴香、香油調拌,待用;粳米煮粥,粥將成時放入上述原料,再煮至肉熟米爛,一日2次。

功效:全方滋養陰血,補中益氣,常服可收肌膚滑潤光澤之效。

雙仁豬蹄

原料:豬蹄1個,鬆子仁、核桃仁各25g。

做法:將豬蹄收拾幹淨,入鍋煮至半熟,去骨取皮,皮內裝上核桃仁、鬆子仁及零星碎肉皮筋,卷好,外用線紮緊,再煮至爛熟時取出,待冷切片,裝入盤中,佐餐食用。

功效:豬蹄養陰血,滋胃液以滑皮膚。

阿膠蛋花湯

原料:阿膠10g,雞蛋1個,鹽適量。

做法:將阿膠用適量水煮溶,倒入攪勻的雞蛋煮成蛋花湯,加適量鹽調服。

功效:益氣養血、潤顏養肌。

黑木耳煲紅棗

原料:黑木耳40g,紅棗20個。

做法:將黑木耳、紅棗洗淨放入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煎煮30分鍾即可。

功效:調理氣血,可用於一切出血性疾病的食療之品。

三紅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