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懶得再想,不管了,既來之則安之吧,側耳聽到張建軍一邊下木材,一邊跟楊華聊天:“大哥,你在我們村還是出名的,我們村的當官的要是有你一半負責的話,我們村日子就更好過了。”
楊華笑道:“你們村也不錯呀,家家戶戶做木材生意,日子比周邊的村好過多了。”
張建軍道:“現在做木材不賺什麼錢,雖說大家蓋房子還是要用得到木材,但是大家日子不好過,又有幾家拿的出錢蓋新房,何況我們村做木材的太多,家家在比價格,你家賣八毛,他家就賣七毛五,沒有個統一價格的管理,大家看似掙錢了,實際上又沒有掙到錢。”
他說的,楊華是深有體會,當初自己帶頭釀酒,獨家生意,那叫一個好賣,洗衣機,錄音機全村自己家是頭一份,要說自己為啥落到現在差一屁股債的地步,一是酒水生意不好做,而是一直帶朱蘭芝治病,存款弄完不夠還貸款,三是自己不在,釀酒的事沒人去做,收入來源就斷了。
張建軍道:“我們老農民都是要吃飯的,木材生意有一天沒一天的,種地還是主要的,我們村的交糧的時候像催命的,修溝打路的時候又像死了一樣,水利工程做不好,老農民怎麼種地,年成不好的時候,有些人家上了兩季的公糧後,家裏下鍋的糧食都沒有。”
周玉聽到這,心裏咯噔一下,是的,春季的公糧等麥子上來就要交了,上輩子就是搬家前就開始挨餓的,人人都說自己家人口少,種的地多,收的糧也多,餓誰也不可能會餓到楊華家,可是自己家就是每年交完公糧不久就開始借糧。
正想著,又聽張建軍說:“大哥,你可是我們村的紅人,現在大家一不滿意就要提起大樹村的楊華,來點點我們村當官的。”楊華笑笑,別村的事自己也管不到,隻能說:“有事情就找村主任反映,村主任會給你們解決的。”說著貨已經下完了。
“走,進去喝口水,休息下。”楊華招呼著進去,張建軍也不客氣,周玉拿出兩隻碗,從食品櫃上取下一袋茶葉,那是楊華上鄉上開會領的,一直舍不得喝,來客人才舍得拿出來泡一杯。
周玉一隻碗裏放了幾克,打開水壺倒上熱水,放到張建軍麵前,客套的招呼他喝茶。張建軍跟楊華還在聊著當下的形勢。
周玉插不上話,聽到小海在哼哼,便去抱小海,哄了幾聲安靜後就抱到外麵一起坐著聽他們聊。
張建軍看到小海,問道:“多大了?”
周玉笑道:“二十多天了。”
張建軍來了興致,道:“那可趕巧了,我跟大哥投緣,要不打個親家如何,讓孩子認個幹爹。”
這一言直接震驚到楊華,周玉,人家都是避著幹爹走,這還有送上門來自己認的幹爹,兩人還沒回過神,張建軍問道:“大哥,是不願意嗎?”
楊華回神道:“那太好了,這幹爹都親自上門了,哪裏還有不願意的。”
說著看向周玉,周玉趕緊抱著孩子朝張建軍拜去,認幹爹需要孩子向幹爹磕頭,小海太小,不能自己磕頭,周玉隻能抱著代磕,張建軍急忙攔住,道:“大嫂使不得,等孩子再大點,年年去拜年,有的磕。”
三人相視而笑,覺得禮到了就行,張建軍還沒等楊華周玉要名字,就脫口而出:“就叫張紅春吧,排著我家娃的紅字輩。”
“好名字。”楊華應聲,周玉有些吃驚,這名字跟上輩子的一模一樣,隻是情節稍有差異,都說認幹爹的孩子會乖巧好帶,小海上輩子哭鬧不止,認個幹爹後果然好帶很多,這輩子小海雖然還沒哭鬧,但是提前認了,總歸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