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劉頭堅持將錢放在凳子上,起身就走:“楊華,你去買料子,料子買好了,我來跟你一起做,別人家做三間房子的樓板要一千多塊錢,貴的還有工費,你我就是木工,這點錢就省了,借你的錢你慢慢還。”話說完人已經出了門。
楊華是知道他的脾氣的,拿出來的錢是不可能再拿回去的,除了感激還有感動,自己一貧如洗,欠著萬元的債,還有人主動把錢借出來,屬實是信任自己。
楊華也不多說,送老劉頭出去,周玉穿的厚厚的,也要出來相送,老劉頭朝她擺擺手,說:“快回去,別出來受涼了。”周玉點點頭站在門口目送兩人離開。
楊華第二天便趕著馬車去十多公裏外的龍潭衝買木料,龍潭衝整個村沿著國道生活,是遠近聞名的木材村,在這裏可以找到你想要的任何一種木料,楊華走了好幾家對比了木料價格,定下一家,跟老板還價的時候,老板聽說是楊華,又給他少了幾十元,並幫忙送貨上門。
楊華付了定金,看到遠處堆著的厚木板,那是做棺材用的,村裏的老人上了六十都會提前給自己做好壽材,意義是什麼早就不知道了,老一輩留下來的習俗肯定是有原因的,村裏的人也一直遵循著這個習俗,楊華想到朱家章已經七十多了,前些年精力都花在朱蘭芝身上了,沒顧上老頭的事,後麵沒錢就一直拖著沒辦。
今天正好,一並選好了送回去,老劉頭對這方麵事比較懂的,可以順帶把壽材也做好,想著便叫來老板挑好木板一並送回。
楊華先到家,不一會老板開著拖拉機就把板材送來,周玉聽著在下木材,忍不住站在門口看,這一看,頓時愣住了,這送木材的不正是小海上輩子的幹爹嗎?
上輩子小海老是哭鬧不乖,去醫院檢查也查不出問題,晚上在路邊牆上貼夜哭郎也沒用,上年紀的人說是要拜幹爹給名字,告訴周玉說,初八的時候來你家的第一個人呢就拉住他,讓他給名字。
拜祭幹爹這事,很多人是很忌諱的,說是給別人名字會帶走自己的福氣,所以大家一聽說誰家要拜祭幹爹,要麼就不上門,上門聽見了就趕緊跑,跑不掉被主人家拉住的隻能苦笑著認下,從此以後兩家就是割不斷的親戚了,逢年過節的都要來往。
小海的幹爹姓張,叫張建軍,周玉記得小海認幹爹那年,張建軍是拉砂石的,當時自己剛做完結紮手術一個星期,家裏還在建豬圈,人家送來的石頭,沙子需要主人家自己從車上卸下來,張建軍送來的早,幫工的還沒到,家裏也沒有一個幫手,周玉隻能一邊躬著忍著還沒愈合的傷口,一邊拿著鋤頭要去下貨。
張建軍看到,攔住說:“你是不是做了手術?”
周玉點頭,說:“才五天。”張建軍驚訝道:“你快去歇著,我家媳婦一個月了都沒敢讓她幹重活,你這才幾天就敢下地幹活,快回去,我來弄。”說著接過周玉手裏的家什,開始下沙,周玉很是感動,這個世界好人還是很多的。下了半車的功夫,楊華才回來,見狀一起搭手下完。
周玉想起老一輩的交代,抱著小海厚著臉到正在休息的張建軍麵前,齧齒半天不知道怎麼開口,張建軍是個爽快人,看出些端倪,道:“是不是要認幹爹呀,來,我看看。”說著伸手接過小海,小海瞪著亮亮的眼睛看著張建軍,忽然咧嘴一笑,張建軍也跟著笑道:“我跟這孩子投緣,就叫張紅春吧。”周玉喜出望外,沒想到這幹爹自己上門來了。張建軍臨走時還掏出10元錢給小海,說是見麵禮。
周玉回過神來,清楚的記得,這個時候的張建軍還沒做木材生意,自己也還沒結紮,這是怎麼回事,難道自己回來了,整個軌跡也跟著改變了?可是再看看自己身邊的人,貌似目前除了張建軍對不上線,其他的依舊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