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二章 入陵(1 / 2)

次日,柳文若棺槨的入陵禮如期舉行,梁國萬民俱縞素,海內山河齊悲痛。京都城內早已經封路罷市了,取消了一切民間集會,煙花粉黛之地暫時歇業,為先帝戴孝。皇陵位於京都以北南山的山陰,一來是由於南山是梁國皇族的龍興之地,而來此處地形險要,十分適合建造墓穴,所以梁國曆代皇帝的陵墓皆築在那裏。

一大清早,未央被子惠推醒,昨夜給柳文若守夜不知道什麼時候就睡著了,被推醒的時候打了個冷戰,可是自己怎麼跑到偏殿來了…

“我怎麼會在偏殿啊?”未央揉了揉眼睛道。

“四弟,你昨夜守靈睡著了,我看你睡得熟就沒有叫醒你,可大殿空曠風大怕你著涼,所以就把你移到偏殿來了,你睡得可好?”子惠微笑道。

“睡是睡得還好,就是……”未央看了看四周,強烈的光線讓他一時間有點睜不開眼。

“父皇入陵了沒?”

“還沒呢,不然我也不可能還在這兒啊,不過馬上就要出發了。”子惠道。

“還好還好,我還沒錯過,那我們就趕緊走吧。”未央鬆了一口氣道。

“不礙事不礙事,剛剛四叔交代過了,今天陛下入陵你就不用去了。”子惠道。

“什麼?”未央瞪大了眼睛,眸子裏充滿了不可置信。

“為什麼父皇入陵這麼大的事,不讓我去?”

“四叔現在是大將軍王監國了,他的話誰敢不聽,再說從京都到南山山陰的皇陵也要走一天呢,四叔也是為了你的身體著想,你還是在偏殿休息吧,四叔說待會兒他忙完就來找你。”子惠急忙解釋道。

“來找我?”未央一聽到柳彧要來找自己,驚愕之色溢於言表,想起那天殿外茫茫雪地之中,雖隻隔著一層雪幕與他對視,聽他宣讀父皇遺詔,卻仿佛隔了千山萬水,那種冰冽的感覺除了四叔怕是沒人能及。對於四叔自己雖有敬愛,但更多的是敬畏吧。

“來找我幹嘛?他難道不用送父皇入陵嗎?”

“四叔作為大將軍王監國,自然是要隨行的,但他說要來找你,又豈是有人能違抗得了的?”子惠淡淡道,言語之中卻有著一絲無奈。

“大哥你不是儲君嗎,馬上就是我大梁的皇帝了呀?”未央看著“我是儲君沒錯,但……”子惠歎了一口氣,眼神中有些無奈。

“算了算了不說了,我馬上要去隨行送葬了,你就在偏殿等著四叔吧。”子惠一看時間不早了,趕緊道。

子惠走後,偏殿一下子變得空空蕩蕩起來,今日是柳文若靈柩入陵,特意挑選了一個萬裏無雲的晴天。朝中三品以上文武官員、皇室宗親以及後宮妃嬪都會隨行,場麵不可謂不宏偉,聲勢不可謂不浩大。

送葬隊伍中七十二人將棺木從大殿抬出自北城門而出。皇室官府傾巢而出,按梁國典製,走在最前麵的是六十四位引幡人,高舉萬民旗傘;接著是皇帝的鹵薄儀仗隊,有一千六百二十八人之多,他們舉著各種兵器、幡旗和各式各樣的紙紮或綢緞製作的“燒活”,浩浩蕩蕩,十分威風。抬棺木的扛夫,身穿孝服,每班有一百二十八人,分三班輪流抬送。在棺木後麵是全副武裝的禦林軍士。然後是文武百官,皇親國戚和宗室的隊伍,車轎連綿不斷。在送葬行列中,還夾有大批的和尚、道士、尼姑、道姑和喇嘛,他們身著法衣,手執法器,不斷地吹奏、誦經。整個送葬隊伍長達十幾裏,從京都到陵地,沿途幾百裏的百姓們也是十分稀奇,帝王下葬的情景有些人怕是窮其一生也無法見到。

這偏殿未央平時很少來,記憶中隻有一次,那時候娘親還在世,自己和她一起呆在偏殿等著父皇下早朝,就在這張楠木案桌邊上,和父皇一起吃著娘親最拿手的綠豆糕和虹蘇酒,原本父皇緊鎖的眉頭也舒展了,還笑得特別開心,那種日子多麼令人懷念啊。

記憶中陽光明媚,柔和溫暖的光線充滿了整個偏殿,全不似現在這般陰冷孤寂、毫無生氣,未央的手撫著有些年頭的楠木案桌上的紋路,鼻子有點酸澀,仿佛這一切都還在昨天…但如今事過境遷,物是人非,娘親早已經香消玉殞,自己當時年紀尚幼,現在回想起來她的容貌也隻能記得大概了,而最疼愛自己的父皇也突然駕崩離世,怎麼上天待他如此殘忍……

“未央你怎麼了,為何對著一方案桌獨自落淚?”未央正在黯然神傷,背後突然傳來人聲,這麼熟悉,不用回頭就知道是柳彧。

“我…我沒事…”未央一驚,趕緊收斂了神色道。

“你的身體可好多了?上次四叔走時你還未蘇醒,之後忙於國事就一直沒去司徒府探望你。”

“我休息了十多天,已無大礙了。”未央抬頭看柳彧,殿外冷白的光線照在他的臉上,黑色的長發整齊的束在頭頂,光潔飽滿的額頭,挺直的鼻梁,隻是深湛的眸子裏多了幾分疲倦。他身著黑色描金五龍爪長袍,腰間玲瓏玉帶,腳下朝靴,生來一股王者威儀,最外披麻,頭上戴白,國喪期間人人戴孝,隻有未央自己出門匆忙沒有戴孝反而顯得格格不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