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所蘊涵的改革經驗對於世界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以及第三世界國家的改革來說,無疑具有重要的啟示。黨的十七大用“十個結合”集中概括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曆史經驗,即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合起來,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同堅持改革開放結合起來,把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同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結合起來,把堅持社會主義基本製度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結合起來,把推動經濟基礎變革同推動上層建築改革結合起來,把發展社會生產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結合起來,把提高效率同促進社會公平結合起來,把堅持獨立自主同參與經濟全球化結合起來,把促進改革發展同保持社會穩定結合起來,把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結合起來。可以說,這“十個結合”為經濟文化落後的社會主義國家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事業開辟了現實的道路。越南、古巴等社會主義國家借鑒中國經驗,通過改革和革新,探索反映時代特點和符合本國情況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越南在革新開放的過程中借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等重要論斷,將自己所處的曆史階段定位於“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初級階段”,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定向的市場經濟”。越南在對中國共產黨的黨建經驗進行廣泛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要突破固有的思維,在黨的領導下,不斷革新管理的角色、職能以及方法。正是借鑒了中國的成功經驗,越南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內部爭論對改革的阻礙,也避免了因政策失誤導致的巨大損失,少走了彎路。在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重要文獻西班牙文譯本出版發行後,菲德爾·卡斯特羅就指出,中國改革經驗對古巴很重要。古巴正加大改革力度,以推動經濟發展為工作重心,進一步關注民生問題,以滿足民眾對經濟發展的要求。無論在改革理論和政策還是改革思路和方法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世界意義正在逐步顯示出來。
從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史看,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及其成功實踐,給國際馬克思主義者、世界無產階級和共產黨人樹立了光輝的榜樣,堅定了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必勝的信念。蘇聯東歐劇變之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處於低潮,馬克思主義“過時論”、社會主義“失敗論”、曆史“終結論”沉渣泛起。如何認識資本主義、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的前途和命運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焦點。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及其成功實踐雄辯地證明馬克思主義“過時論”、社會主義“失敗論”、資本主義“終結曆史論”的荒謬和錯誤。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指引下,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取得的巨大成功,中國的繁榮昌盛和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已經和必將對世界社會主義事業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以強有力的推動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