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者天的大門牙已經掉了一顆。曾經的‘四大弟子’也已近不惑之年,但四人的感情卻日漸深厚。
十五年前,四人相繼結婚。婚後不久,兄弟四人帶著家人搬到了九龍街上新蓋的大宅子裏麵,者天死活不肯跟著兒子們搬到新宅子,仍然帶著冷氏守在瑞雪村的老宅裏。
之後兩年中,‘四大弟子’之首者熬先後育有二子,老大取名者冷,老二取名者然。其餘三兄弟各育有一子,分別取名者海、者峰、者楞。
這世上好多事真的很奇妙。
者然在五歲時的某一天和他的四個哥哥一起被送進了私塾,當天散學的時候,者然已經會寫自己名字了,而且寫的很漂亮。
這本來沒什麼的,但要命的是他的四個哥哥直到一個月後的某一天才勉強能寫一個‘者’字,這就絕對不是一個小事了,尤其是在者家。
者山,者海,者峰,者楞長到六歲的時候已經是街上公認的‘搗亂分子’,平日裏喜歡舞槍弄棍,又占著父輩之光,人小膽大,攪得街上一刻不得安寧。
這本來是繼承了乃父之風,但或許是厭倦了打打殺殺,又或者是做父母的都希望兒子有與自己不同的地方,‘四大弟子’對此都很反感,經常是耳提麵命,嚴加管教,甚至拳腳相加也是有的。
但兄弟四人似乎不吃這一套,經常是好了傷疤忘了痛,盡管小耳光被扇的響亮,占勢欺負弱小的事情仍時有發生。
四人長到十歲的時候更是變本加厲,發展到了沿街打砸,按道理本應該得個‘四小弟子’的稱號,不知是怎麼的,人們都以‘無賴少年’稱之。
‘四大弟子’對此頭疼不已,四人的家業本都是打出來的,如今有子如此,他們反覺得這是他們的恥辱。
不幸中的萬幸,他們還有者然。
上私塾的第一天,王夫子親自把者然送回了家,在者熬麵前狠狠的誇獎了一番:“你們知道能讀書識字要多大的天份麼?那可說是萬中無一啊,這孩子聰明,好好培養,好好教育,這孩子以後定比你們有出息,者家有這孩子在定可興盛百年不衰啊。”
有時候看到別的孩子淘氣不聽話了,王夫子就會當著他們父母的麵以黑蛋為榜樣訓斥:“孩子,別再淘氣了,再淘氣以後你就跟你爹一樣了,學學者然。”
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九龍寨出了一個天才,這個孩子姓者,是‘四大弟子’之首者熬的第二子,是‘四大弟子他爹’最小的一個孫子。
“者家出了天才了,真是虎父無犬子啊。”
“這可如何是好,我還指望著以後我兒子奪回九龍寨的控製權呢,這可沒指望了。”
“我還在尋找機會報我臉上這個大疤的仇呢,看來還是不要有這個念頭的好,以後會遭遇更厲害的報複呢!還是送點禮拉拉關係的好。”
“不知道這孩子有訂娃娃親沒,我家有二個閨女,那天登門說說,說不定真會看上我家閨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