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與大腸為表裏,蓋肺蘊熱則秘結不通,肺髒虛寒則肛門外脫。因兒久患瀉痢,腸胃內虛,或因病後氣虛下陷,亦令脫肛。下失久不治,外為風濕所乘,則為終身之痼疾矣。凡脫肛之症,內用調理之藥為主;外用洗托之藥方得效也。
又有父母有痔,生兒有此,照痔症調理之。參苓白術散、助胃膏、啟脾丸三方並效。
固腸丸 治氣虛脫肛。
龍骨( ) 訶子 沒石子 粟殼 赤石脂等分,為末,糊丸,米湯下。
單方磁石醋 七次,每服一錢,醋湯下;石榴皮湯亦效。
五倍子湯五倍子(一兩) 白礬(五錢)水煎,先熏後洗,拭幹。用木賊草散托上。
木賊草散木賊灰(五錢) 龍骨( ) 枯礬(各一錢五分)為極細末,軟絹托上即睡。
鱉頭散 治脫肛不收。
鱉頭(一個燒存性) 赤石脂(一錢) 冰片(少許)碾為極細末。艾湯洗淨,絹拭幹用之。
苦參湯 治脫肛並痔。
苦參(一兩) 荊芥 防風 當歸 甘草 蓮蓬殼 石榴皮(各五錢)水煎,先熏後洗。
疝氣偏墜論
(附陰腫)小兒疝氣偏墜,與大人頗同,但幼小難於用藥耳。皆因下部受寒,又為風濕所乘,氣血凝結而成斯疾。或久坐濕地,夏月陰地取涼,或坐於石上,寒氣入腎,氣結不散,不為此症者鮮矣。或父有此疾,兒胎受之,產下百日或一周而成斯疾,尤為難治。又有陰腫及囊腫。光浮可畏。此皆濕熱為疾,不妨。或坐地蚓吹,亦能作腫。照後方治之。
指迷湯 治偏墜疝氣,不俱大小並效。
青皮 陳皮 橘核(炒) 小茴香(炒) 大茴香 木通 澤瀉 豬苓 茯苓 烏藥 益智仁 川練肉 黃柏(鹽酒炒)各等分,胡桃肉三個,水煎服。大人用胡桃七個。
治疝神方 治疝氣偏墜,大小並效。
川練肉 吳茱萸 紫蘇 蒼術 陳皮(各一錢) 半夏(製) 甘草(各六分)蔥白三莖,生薑三片,酒煎,空心熱服取汗。
治疝氣偏墜方澤瀉(一錢) 茴香(八分) 白術(七分) 橘核(一錢,炒研) 檳榔(五分) 肉桂(五分) 木通(五分)赤茯(七分) 豬苓(一錢) 金鈴子(七分)水煎,食前服。
疝氣丸沉香 木香(各五錢) 川練肉 大茴香 小茴香 青皮 陳皮 山楂肉 荔核 橘核(炒研) 吳茱萸(各二兩)共為末,煉蜜丸,鹽湯或酒服。大人二錢,小兒減半。
偏墜丸雄殼樹葉(不拘多少,曬幹為末,每兩加) 沉香(五分) 橘核(五分) 木香(三分)酒糊為丸。大人二錢,小兒減半,空心白滾湯下。
浸酒方 治偏墜疝氣並效,大小俱可服。
當歸(一兩) 玄胡索(一兩,炒) 木香(五錢) 大茴香(一兩半) 烏藥 澤瀉(八錢) 菟絲子(一兩,研) 川練肉(一兩) 牡蠣(八錢, ) 乳香(二錢) 川芎(八錢) 蒼術(一兩) 破故紙(一兩半,麩炒)青皮(一兩) 茯苓(二兩) 桃仁(一兩半,炒去皮尖,研)浸酒二十斤。每服一二杯,頻頻飲之。
治腎如鬥 小兒無此症,治大人此症甚效。
青皮 荔枝 大茴等分,炒黃為末。每服二錢,酒服;為丸亦可。
消腎散 治腎感寒之氣,偏墜疝氣舉發衝心,小腹 痛,及外腎囊浮腫並效。
白術(炒) 茯苓 豬苓 澤瀉 陳皮 小茴香(炒) 木通 玄胡索(各一錢) 官桂(五分) 大茴(八分)胡桃肉五個,水煎,入鹽少許,服加川練肉一錢。
蔥白散 治症同前。
澤瀉(一錢) 豬苓 赤茯苓 白術(炒) 陳皮 荔枝核(炒研) 赤芍 川煉肉(各七分) 青木香 官桂 小茴香(各五分)蔥白五寸,水煎服;或為末,糊丸,鹽湯下亦可。
四製蒼術丸 治偏墜疝氣神效。
茅山術(一斤,四製。青鹽一兩、川練肉三兩、破故紙三兩、小茴香三兩)加四物湯共為末,煉蜜為丸。鹽湯下;鹽酒更好。
吳茱萸丸 治症同前神效。
吳茱萸(一斤,四製。童便、酒、醋、鹽,各浸一宿炒) 蒼術(四兩) 木香 澤瀉(各二兩)為末,醋糊為丸。醋湯空心下。
偏墜方 此方甚效,二三歲五分,大人倍用。
大紅石彈子(一個,燒紅,入好酒一斤內) 皂角(數條,燒灰存性) 木香 大茴香三味,等分為末。每服五分、一錢,此酒送下。
加味青娥丸 治症同前,並止腰痛。
故紙(半斤) 杜仲(四兩,鹽酒炒) 蒼術(四兩) 當歸(二兩) 川芎 小茴香 大茴香(各一兩五錢)為末,蜜丸。看大小加減,鹽湯下。
立消飲 治疝氣。
天門冬(五錢) 烏藥(二錢五分)水煎,臨服,加酒少許服。
單方(二道)木耳二兩,炒焦,傾酒一壺於內,煎滾。徐徐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