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長老靜靜坐於一旁,雙目微閉,好似一口古井,波瀾不驚,哪怕方才玄宇剛剛自鬼門關上走上了一遭也並不為所動,好似已經融於這片天地,萬物繁衍,生死交替與之沒有絲毫因果。
玄宇宣泄完心中的喜悅,這才注意到一旁毫不起眼的青石長老,三步並作兩步,奔到青石長老身前,直接跪倒在地,“咚、咚、咚。”重重的磕了三個響頭,頓時額頭上便化作淤青之色。
這三個響頭,乃是玄宇誠心所叩,所以並未動用內息護體,否則以玄宇而今的身體強度,加以內息護體,別說是三個響頭,便是十個,也難有損傷。但是玄宇知道,此次若非青石長老出手,隻怕此時自己已然丹毀人亡,徒為這華山之中的一方黃土,故而真心實意的行此禮節,未有絲毫做作。
叩首之後,玄宇也顧不得拂去額上塵土,抱手行禮,激動道:“若非青石長老相助,弟子隻怕早已不在陽間,長老大恩,弟子結草銜環無以為報,日後長老有事,縱使刀山火海,弟子萬死不辭。”言語間雖然帶有絲絲喜悅之情,但句句發自肺腑,感激涕零。
“此番際遇,為天命所致,乃是你自身的造化。”青石長老淡然開口,輕輕的揮了揮手,對玄宇道:“你且起身說話。”
青石長老表麵沉穩,沒有絲毫感情波動,但內心卻是微微震動,他知道,以玄宇的秉性,定然會對自己感恩戴德,但也未曾想到玄宇直接便行了叩首之禮。
要知純陽宮本就是當世道家的典範所在,對於道統禮節尤為看重,對弟子們心性的修養更加看重,一個人,武功再高,心術不正,也隻會荼毒武林。純陽宮中,秉承道家禮儀,同時也涉獵儒家經典,這叩首之禮在江湖中人眼中,奉行跪天,跪地,跪父母;不跪強權,不跪勢。習武之人都講一個傲骨,求道之人更追先秦練氣遺風,要知君無塵在進宮麵聖之時,麵對九五至尊尚且行拱手之禮,而更有天台道士司馬承禎與玄宗平輩論交,被玄宗敬稱為道兄。武林中人,講究的便是一個武德,武,隻能技壓一籌,德,尚能服眾。曾經入宮麵聖的武林中人,藥王穀主——柳懷天、越女樓第六任門主——蘭芝、少林高僧——玄苦、鬼穀先生——諸葛聖。麵見君王皆不行跪拜之禮,更別說叩首。
如今效力玄宗的天策府也早已不是當年李世民手下,直係於朝廷社稷的將門謀士,早已與武林有了千絲萬縷的瓜葛,故而玄宗在對待武林中人也不用那朝堂手腕。
天下自唐以來,盛習武之風,放眼天下,四處都是那手持刀劍,自詡武林豪俠之人。而正是這些人,為取榮華,甘為鷹犬,為求苟且,大行叩首。久而久之,叩首之禮反而為正道武林所不齒。加之當今天下政局不穩,邊塞域外多有刀兵之禍,中原樂土瘟疫四起。武林局勢更是動蕩不安,門派之間多有爭執。人人都隻為追求那高深的武學,又有幾人去管那教義禮法,純陽聞道閣中關乎禮法的經書已不知多少年月無人翻閱。
玄宇雖自小便出身於山野之中,但葉二小姐乃是名門望族之後,若非與公子羽珠胎暗結,也不會逃離家族。玄宇自小便在葉二小姐的教導下長大,葉二小姐本也是柳絮才高之人,自己在家族所授禮法教義悉數教給了玄宇,更是教導玄宇讀書習字,書畫音律。但可惜條件艱苦,玄宇還未有所成就,葉二小姐便已撒手人寰。即使如此,玄宇也不同於那鄉野村夫,自知道德禮法。
青石長老並非是玄宇第一個行叩首之禮的人。
在玄宇印象中,之前隻行過兩次叩首之禮,一次是在母親墳前,立誓要尋到生父,帶來與之相見;另一次便是拜入純陽宮時,於三清祖師像前叩首,正式入門。
此次玄字築基之時出了意外,險些走火入魔,爆體而亡。在化龍丹霸道的藥力侵蝕自己身體時,他的意識卻是無比的清醒,若非青石長老相助控製住了自己的內息,並且在最關鍵的時刻傳授了自己一段完整的內功心法,這才使得自己能夠於瞬息之間堪破混沌,陰陽相合。從而化險為夷,不僅未丟掉性命,反而一舉突破,築基大成,踏入武學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