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神色一變,摔門而出。
木生聽著那咚咚的腳步聲,擔心問道:“黎編修,司馬大人在京城任官,你這一得罪他,也不知會鬧出什麼事來。”
黎白羽笑道:“會有什麼事?他要不讓我在這裏做這個編修了,我正是求之不得啊!”
司馬拂袖回京城去了。不久後,京城樞密院果然傳來一紙調令,將黎白羽調至西北的邊境。
黎白羽在廬山的兩年中,早已對樞密院的刻板生活感到煩悶,很久以前就存在心中的出遊之夢總是浮起胸間,揮之不去。西北的異域風景令他神往,這調令一至,他當即回豐城拜別了爹娘,獨行而去。
黎老爺和姚夫人自然不舍。其實,他們要另尋一個官職將黎白羽留在中原,並不是一件難事,無奈黎白羽心意已定,不肯留城,隻得隨了他去。
黎白羽到了西北新地,在當地任了一個小小的太守。這地方人煙稀少,居民純樸,平日少有糾紛,他到任以後,將原先的積事處理完畢,便無更多公務,每日牽著赤龍四處遊景,倒也悠然自在。
次年,顧卓成殿試進了三甲,終於在京城重新建起了顧府。吳宰相與顧卓成敘話時,得知黎白羽被派邊境的緣由,一怒之下上奏皇上,將司馬革職,又派人去將黎白羽調回。
此時,黎白羽已在西北住了一年多,目睹邊境百姓的疾苦,自己也過著與豐城黎府大不一樣的生活。在這裏,他漸漸深知,奇異的景致不是他該去追求的全部。
當調令來到時,邊境的狀況剛剛有了一些起色。黎白羽為這裏荒涼已久的土地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當百姓知道黎太守要離開,紛紛不舍。黎白羽本打算再做一些事情才離開,無奈吳宰相不依,隻得回了中原。回來以後,他向皇上上了一個奏本,詳述邊境百姓的困苦,請求改善。
皇上準了奏子,又將他派回豐城任職。黎白羽回到爹娘的身邊,已不是原來那個狂放的少年。他依然喜歡奇山異水,但與以前相比,更願意為百姓多做一些事情。
日子一天天穩定下來,姚夫人和黎老爺又念叨起黎白羽的親事。黎白羽常常想起采薇,也似乎看到了一條可以走通的路途,隻是兩地遙遠,難有機會走近,更擔心會起其他的波折,心中不免茫然,不知最終是否能夠有緣。
顧卓成已娶了惜葉,兩人在京城過上了新的生活。黎白羽每當去京城時,到顧府去找喝上幾杯,原先的舊友也紛紛聚來,他們在數年之後,終於又在一起喝酒作詩,並且趁著風和日麗的晚春,完成了三清山之約。(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