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奴蘇耶接著說,這王子什麼都不顧隻是盡力的去做著自己的事情,去實踐著自己的人生意義。他可以拋棄一切的去做。因為他覺得那值得。而很多人很多時候卻舍不得放下,於是就總是背負著許多無謂的東西走著,就會覺得很累了。
我又想起了這一路以來所遇見的種種:貧富差距所造成的愛情悲劇;對現實的不滿而選擇逃避;利欲熏心的官場黑暗所造成的人性逼壓;生活中的不幸所帶給人的種種磨難;由於仇恨所扭曲了的人性所改變了的人心;對人生的太多奢望而過著苦悶生活~~~~~這一切似乎都預示著人生總是苦多於樂的。
但這個王子,這個王子隻是簡單的過著,用心的去做著,他的生命似乎是完美的。
一生行善,不戀榮華富貴,不貪功名利祿,一輩子也就隻做一種事,而不去理會世間的其他一切,這實在讓人感動。而這麼做,又需要多大的動力啊。為什麼他能做得到呢?每個人活在世上都會打算著自己要做什麼,怎樣做,但往往的沒幾個人能由始自終的堅持著,而且不惜的把自己的性命也投入自己所熱愛的事業中來。我心想著,對阿奴蘇耶說:“其實每個人都有善的一麵,隻不過在生活中人們往往會由於因善而得禍而變得冷漠了。有句話叫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說得正是這個道理呀,行善反而自身遭惡,真是兩難的。”
阿奴蘇耶笑笑,問我還想不想聽故事,我欣然應允,阿奴蘇耶又講了一則:
有個人也是個極為好善之人。有一天他看見一隻蠍子落入水中,拚命掙紮,於是就伸出手去救,不料卻被蠍子蟄了一下。如此反複幾次,旁邊一個人看了不禁問:“這蠍子你要救它,它反而蟄你,你又何苦呢?算了吧!”
那好善之人是這麼回答的:“蠍子蟄人是蠍子的天性,而拯救眾生是我的天性,我不能因為它的天性而丟掉我的天性吧!?”
故事聽完,我久久沉思,是啊,也隻有抱著這樣思想的人才能用最博大的胸懷去寬容一切,用最無私的善心去對待一切。不管是人是物,他們都去關心熱愛。他們把這個當作一種天性,一項職責,一種人的本能。他們盡心盡力,無怨無悔的去做著。他們用自己的一生去實踐著自己的人生信條,或許別人會不理解會嘲笑,在這過程中會有阻礙會有磨難,但他們還是一如既往。或許人的一生也應該這樣,認認真真,踏踏實實的去做著,拋開一切雜念冗煩,不去計較得失,不在乎紅塵俗世的種種誘惑。這樣做了,自己的心靈也就生活在一片最純淨的天空裏,得到了最大的快樂,最滿足的幸福。這是不是就是人生的最大真諦,人生應該真正的過法呢?
“嘿,你在想什麼呀?”阿奴蘇耶。
“我在想,我在想我要不要在這裏長住下來。”我回答。
“你想要長住下來?”阿奴蘇耶有些欣喜的。
“恩,我想在這好好的學習,好好的去感受體驗你們的生活,看看你們是怎麼對人對事對物的。我想或許我這一路走來,要找的正是這麼個地方。這裏有太多我需要了解,需要我去細細體會的東西。”我很感慨的說。
出乎我意外而讓我驚喜的是,阿奴蘇耶說留下應該沒問題,沙恭達羅的丈夫,那個國王也曾在這個淨修林裏住過。淨修林的主人肯定會非常歡迎一個不辭萬裏到來的求知青年。
但我想到了孫悟空他們,總不可能四個人一起住下來在這吧。更何況他們又根本不喜歡學習文化知識的,孫悟空更是大字不識幾個,而豬八戒老是色迷迷的又那麼會吃不把人家吃垮了才怪,沙和尚還好說一些。我把這個和阿奴蘇耶說了。
阿奴蘇耶想了一會,說有個辦法,過幾天會再送一批沙恭達羅的娘家人到王宮陪侍沙恭達羅。而國王也是個好客的人,見了這從古老的中國來的客人一定會歡喜的。能住到王宮裏?我想那三個家夥要是知道這個消息肯定會樂壞的。
最終我在這地方留了下來,這個地方現在人們叫住“印度”。那三個家夥,被當作沙恭達羅的娘家人送到王宮裏悠閑的過著貴族生活了。我住在了這淨修林裏的茅屋子裏,和大自然為友為伴,把自身完全的融入自然中。在這勤勤懇懇的用心學著,學著一切我想學,一切我所不知的有價值的東西。生命在這裏有了一個新的開始。
附:沙恭達羅為印度文學大師迦梨陀莎的經典梵劇作品《沙恭達羅》裏的主角。而沙恭達羅的家人送別沙恭達羅到王宮去和她的國王夫君在一起更是經典裏的經典。
????起點首遊《吞噬星空》再創輝煌4月17日不刪檔內測十億起點幣等你拿http://tsxk.qid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