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林手裏還有八千兩銀子,他細算了算,就算省著用,最多也就是支持半年。
而恩山的收益,至少要到一年以後。
“手裏的錢不夠用啊!”周林暗自皺了皺眉。
周林雖然有些發愁,但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
賈敬手裏有幾萬兩銀子,他曾對周林說過,要是用銀子,隨時過來取。
黛玉手裏也有幾千兩,如果周林開口的話,黛玉肯定會毫不猶豫地拿出來。
水溶那裏,雖然周林對水溶有恩,但他並不想白拿水溶的銀子,如果他開口的話,堂堂的北靜王府,借出幾萬兩銀子還是不難的。
想到秦可卿和馬曉蓮在城裏住著,風險非常大,最好還是搬到恩山來住,周林決定再多招一些工匠,在恩山頂上修建房屋。
這個時代,隻要出銀子,人力有得是,甚至於有的窮苦人隻要讓他吃飽飯,他就會拚命的給你幹活。
周林讓周大、周二去附近村莊雇覓工匠,一天的工夫就找來二十幾名工匠,又在投奔到恩山的人裏麵挑選了二十多名壯工,這一天在山頂上放了一掛鞭炮,就開始破土動工了。
恩山頂上的工程是恩山所有工程中的重中之重,周林每天守在工地上,指導眾人施工。
五天之後,恩山頂上已經是平整出一個麵積達到二十畝地的廣場。
站在這個廣場上向四外瞭望,視野開闊,景色蒼茫,讓人心情豪放。
周林見平整出如此之大的一塊土地,心裏也是非常高興,把工匠們召集到一起,說了一下自己的建造思路。
第一是要保證上下山方便,從恩山頂到山下,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要修成石板路,當然了,這個工程非常浩大,不是十天半月就能完成的,所以現在隻是先預留出路口。
第二是上下水的問題。
周林前世曾經做過瓦匠,對住宅工程非常了解。
在民居工程中,上下水是最基礎也是非常重要的,必須先行埋設管道。
恩山頂上居高臨下,這種地形對於修建下水道非常有利,隻要確定好下水道的流向,挖出溝渠,鋪上石板,上麵用石板蓋好,再用土掩蓋上就可以了,這樣的坡度,完全不用擔心下水道堵塞。
然而事情有利就會有弊,恩山下水方便,上水就比較麻煩了。
這個時代沒有電力,也沒有抽水機,更加沒有與之相配套的鐵管或塑料管。
這些東西的原理雖然周林都知道,然而他不是“攻城獅”,具體的製造細節他是不知道了,就算把製造細節搞清楚,那也是一項龐大的係統工程,目前來說,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做這個事情。
所以,目前最可行的辦法隻能是依靠牛車往山上拉水。
既然要用牛車拉水,就又涉及到道路的問題。
現在從山下到山上別說牛車,就算是步行就不好走。
周林想來想去,覺得當務之急,還是應該修出一條通往山下的石板路來。
前世的社會有一句口號周林覺得這個時代也非常適用,那就是“要想富,先修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