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山雖說不大,但也是一座山啊,與周林前世的“雲飛莊園”比起來,簡直大得太多了。
周林前世經營的“雲飛莊園”,全部算上隻有六畝多地,規劃得還算不錯,有菜地,種植西紅柿、黃瓜、豆角、茄子等蔬菜;有一個小果園,種植杏、李、蘋果、葡萄等果樹;還有一個占地半畝的魚塘,裏麵放養一些草魚,種了一些蓮藕;還養了一些雞鵝、幾隻奶羊、幾頭不喂飼料的本地豬。
而恩山僅山頂就不止六畝,山下四周圍,荒野連綿,西南、正西、西北連著高聳入雲的大山,東麵和東南更為遼闊,一眼望不見村莊,這些無主的荒地至少能有十萬畝。
由於人力有限,現在隻能先耕種清河兩邊易於灌溉的土地。
大片土地拋荒,其實也不是完全沒有用處,正好可以用來放牧,隨著恩山的發展壯大,每天的肉食用量也會越來越多。
恩山百廢待興,周林每天忙前忙後,雖說不用他動手幹活,但許多事情都需要他指導,畢竟他腦子裏的知識比這個時代的人先進了數百年,許多地方有他稍加點撥,幹活的人就如醍醐灌頂一般豁然開朗。
自從穿越到這個世界,周林一直有一種奇怪的感覺,按照社會的劃分,這個世界應該是屬於封建社會。
可是從周林眼中看到的,大部分平民衣不遮體,勉強能吃上飯,一天也隻能吃一頓,還不敢吃飽,要是吃飽了,就會有斷糧挨餓的日子,子女多的,一般都會賣掉幾個給大戶人家做奴才。
像賈寶玉的首席大丫鬟——襲人,就屬於這種情況。
人口買賣是合法的......
所以周林覺得,這個時代更像是“奴隸社會”。
皇帝就是級別最高的奴隸主。
那些官員對皇帝跪拜,口稱“奴才”,因此官員是皇帝的奴隸。
平民見了官員也要跪拜,口稱“草民”,雖然不用自稱“奴才”,但從字麵上來看,“草民”其實還不如“奴才”,“奴才”至少還是人,而“草民”隻能被收割、被牛羊啃食、被野火焚燒。
所以襲人在過年的時候以賈府奴才的身份回到自己家,對她的那些平民親戚說起話來,語氣都是高高在上的,有一種無形的威嚴和優越感。
由此可見,奴才的身份並不比平民低,而有的平民想要成為奴才似乎都不可得。
周林看到人們動不動就下跪,跪著的時候比坐著的時候還多,他感到很是厭煩,就在恩山立了一條規矩,除了過年拜年、喪事之外,任何人不許下跪。
恩山下的爐火日夜不息,永遠有一口大鐵鍋裏麵煮著散發著清香味道的大米粥,有遠近的窮人投奔過來,立刻就能喝上熱粥。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恩山名聲大振,投奔過來的窮人已經超過了三百人。
恩山有得是土地,所以人多並不是問題。
周林將恩山的事務分為六大類,一是種植,二是養殖,三是建築,四是餐飲,五是采購,六是護衛。
這六大類事務分配給眾義子管理。
周大、周二、周三三人負責總體管理,小事就由三人商議解決,大事再向周林彙報。
現在的恩山,遠遠沒有實現良性運轉,每天都要花出去大把的銀子,主要是用於糧食的采購和購買建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