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豬吃老虎往往是因老虎太過強大,為了麻痹老虎,所以扮成豬來分散老虎的注意力。然後,趁老虎不在意的時候,突然出擊,一舉把老虎吃掉。
劉邦是扮豬吃老虎的高手。不論是在他早期打江山之時,還是後來當了皇帝之後的四方平亂。隻要需要,他都會使用“扮豬吃虎”這一絕招。
現代管理中,鋒芒太露容易成為眾矢之的。所以,某些時候的守拙,扮豬吃老虎不失為一種保護自己,打敗對手的好辦法。
適時“守拙”,扮豬吃老虎化險為夷
縱觀劉邦的一生,在很多大事上,他都在巧妙地扮豬吃老虎。
劉邦“扮豬”,能夠讓自己鋒芒盡斂,讓對手疏忽大意。起義之初,劉邦實力不強,聽從楚懷王的號令,為了讓人不知道他胸懷大誌,他在很多方麵都主動向人示弱。在不顯山不露水的情形下,他借助這個時機招兵買馬,收羅人才,充分擴充自己的實力。
進入鹹陽後,麵對咄咄逼人的項羽,劉邦再次扮豬。可以說,項羽是劉邦一生中麵對的一隻最大的老虎。所以,劉邦在項羽麵前扮豬的次數也最多。請項羽入鹹陽是扮豬;“鴻門宴”上,對項羽百般忍讓是扮豬;聽從項羽的安排,去做漢王也是扮豬;燒毀棧道,後來又“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更是扮豬。劉邦一次次地扮豬,終於讓項羽這隻大老虎,漸漸地變得疏忽大意起來。等到項羽發現自己麵對的,不是一隻可以掉以輕心的笨拙之豬,卻是一隻凶險的強虎時,已經為時已晚。垓下一戰,項羽這隻“強悍的大老虎”終於無力回天,讓劉邦“這隻笨豬”給吃掉了。
劉邦當了皇帝後,最先是封韓信做楚王。就在韓信做了楚王的第二年,有人寫信向劉邦舉報韓信要謀反。劉邦把這封信拿出來給朝臣看,問大家該怎麼辦。當時,很多人都氣憤難平地說,馬上發兵去討伐韓信。書上的記載是要“擊而坑之”,也就是發兵打敗他,把他埋了。但是,這一次,劉邦依然沒有直接去做“老虎”。
他私下問陳平意見,陳平說:“陛下,你覺得您手下的兵將有韓信的部隊精銳嗎?”劉邦說:“沒有。”陳平又問:“您手下的將領有韓信會打仗嗎?”劉邦說:“這怎麼可能?”
陳平就說了:“您的士兵不如韓信的精銳,將領也不如他會指揮,現在,還要發兵去和他打仗,不是逼著他造反嗎?就算他不想造反,您這樣一逼,他也得反啊!”劉邦一想,是啊,打是打不過的,但是,就這樣算了,好像也不行啊。造反可是大罪,現在有人這樣說韓信,我不過問,到時天下的諸侯都會跟著他學,那就不好對付了。陳平就給劉邦出了個主意,這個主意,仍然是劉邦以前常用的“扮豬吃老虎”。
怎樣扮豬吃老虎?陳平的計謀是讓劉邦去南方狩獵,順便巡遊,也就是視察諸侯各國的意思。這個方法非常好啊,天下打下來了,沒有仗打了,皇帝四處散散心、打打獵什麼的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韓信雖然懷疑劉邦可能要對付自己,但是,劉邦這次過來是講明了的狩獵巡遊,他拿不準劉邦的“葫蘆”裏到底是賣的什麼藥啊。所以,韓信猶豫著,最終還是決定去見劉邦了。韓信去見劉邦時,沒帶兵去。當然,他也沒有空著兩手。韓信是怎樣去的呢?他是帶著一顆人頭去的。
項羽手下有個大將叫鍾離昧,是一員猛將,曾經在楚漢相爭時多次打敗過劉邦,劉邦特恨這個人。項羽敗了之後,鍾離昧因為韓信是老鄉,就跑到這邊藏在韓信家裏了。這次,韓信因為怕劉邦說他謀反,就讓鍾離昧自殺,然後,他帶著鍾離昧的人頭去見劉邦。
韓信雖然是帶著鍾離昧的人頭來的,但他見到劉邦後,還是讓劉邦抓起來給帶回京城關了起來。後來,雖然劉邦大赦天下,放了韓信,但也給他降了兩級,由楚王變成了淮陰侯。所以,史書上一直稱韓信為淮陰侯。做了淮陰侯的韓信,不準到他自己的封地去,被劉邦留在了京城。劉邦就這樣扮豬吃老虎,成功地把自己手下的一隻大老虎給吃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