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鹹陽後,作為義軍的領袖人物,麵對金錢和美女,劉邦動心了。這種想法不隻是劉邦一個人有。可以想象,那樣多的經過浴血奮戰的將士,終於進入鹹陽取得了勝利。有停下來好好享受一番的想法的,應該是大有人在。
當年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進城後,軍紀渙散,大將劉宗敏公然拷打吳三桂之父吳襄索要財物,又掠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為妾。結果“慟哭六軍皆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引發吳三桂降清,引清軍入關,最後李自成建立的大順王朝也在短短的四十二天之後,因為兵敗於清兵,而不得不敗退離北京。
事實上,在關係到起義軍生死的大事上,也有人提過比較好的建議。比如李岩當時就給李自成提過四條建議:一是李自成退居公廠,待皇宮清理好後由百官迎入;二是農民起義軍人數眾多,當時軍餉來源大多是追贓所得,此事不應太過,宜分等級而為;三是各營兵馬不得借住民宅,宜退城外守寨,聽候調遣;四是宜早登極,招撫吳三桂。這幾條意見可以說都是至關重要的,然而並沒為李自成所采用。李自成手下人中,李岩是較為有遠見者,然而他的謀略不得為用,這也是李自成兵敗的原因之一。
反觀劉邦,他隻是在金錢美女前麵猶豫了一會兒,甚至後來隻是想在皇宮中休息一天的請求,也遭到下麵人的反對。
《留侯世家》有這樣的記載。噲諫曰:“沛公欲有天下邪?將欲為富家翁邪?”沛公曰:“吾欲有天下。”噲曰:“今臣從入秦宮,所觀宮室、帷帳、珠玉、重寶、鍾鼓之飾,奇物不可勝極,入其後宮,美人婦女以千數,此皆秦所以亡天下也。願沛公急還灞上,無留宮中。”
良曰:“夫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且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藥苦口利於病,願沛公聽樊噲言。”沛公乃還軍灞上。
隻是稍稍一猶豫,劉邦馬上就明白了這件事的利害關係。樊噲說得好啊,你是想得到天下,還是隻想做一個有錢人?如果你想有天下,你就不要動這些珠寶奇珍,也不要惹這幾千個後宮美女,這些都是秦朝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
樊噲跟著劉邦起事之前,隻是一個殺狗的,但是這樣有政治頭腦的話,根本不是普通人能夠說得出來的。劉邦是明白人,一聽這些關乎自己日後的命運,馬上就答應離開了。如此有遠見卓識和政治謀略,能不贏得天下嗎?
在現實中,裙帶關係一直存在於領導者的生活當中。如何處理這種關係,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裙帶關係這類事情很敏感,如果處理不當,會對領導者的個人形象會造成很大的負麵影響。所以,在處理這些事情上,一定要非常慎重。
領導者身處高位之後,身邊的人也總認為自己也應該跟著沾點光。於是各色人都打著領導者的名字和招牌,做一些有利於自己的事,最終的結果是以損害領導者的個人形象,甚至是前途來作為代價的。
要想正確處理好這些事,最好的辦法是奉行“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原則。“淡如水”的意思不是要疏遠所有的人,而是說在很多事情上要把握好尺寸。一些領導者為了讓下屬更好管理,會采用一些和下屬表示親近的手段辦法。殊不知這樣做有一個害處,很多下屬往往會因為領導的這種表示,而自以為和領導關係非同一般,可以在集體中占有優勢地位,於是就借著領導的名義為自己謀些好處。另外一個就是,關係太親近了,也會給實際的管理帶來很多麻煩。張三犯了錯,隻是因為他和自己關係比較接近,礙於麵子不好處理。結果眾人的眼睛都看著,今天你不處理張三,明天就會有更多的人犯錯,如果你想要處理別人,馬上就有人舉出前麵的例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