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利用並管製好“裙帶” (2)(1 / 2)

劉邦晚年,看出了老婆呂雉的野心,呂後這時大力扶植呂氏一族的勢力,劉氏江山有可能被呂氏所取代。但這時的劉邦,已經61歲了,而且討伐英布時被流矢擊中,使他金瘡病發作,病情十分嚴重。呂雉在全天下尋找良醫替劉邦治病。有人推薦了一位治療金瘡很有名氣的醫生,他診斷劉邦的病情後說可以治好。

劉邦明白自己的病情,他不讓這個醫生給他治病。他說:“江湖郎中,騙人為業,我布衣出身,靠三尺寶劍而取天下,靠的是天命。現在天命已盡,就是扁鵲在世也無法醫治好我了。”雖然罵了這個醫生,但是劉邦並沒有殺掉他,而是賜給他五十斤金,讓他走人了。

呂後聽劉邦這樣說,也明白他的病很難治好,就問他:“你不在世了,蕭相國年紀也大了,等他死了,誰可以接替他相國的位置?”

劉邦說:“可用曹參!”

呂後又問:“曹參之後呢?”

劉邦說:“曹參之後可用王陵。但是,這個人太過憨厚直爽,用陳平做他的副手就行了。陳平夠聰明,但是意誌不夠堅定,很難一個人負起大責。周勃為人堅韌,就是文化比較差一些,但他老成持重,大局要靠他來穩定,可以讓他當太尉,管理全國的軍隊。”

呂後還想知道後麵,她又問:“陳平、周勃之後呢?”

劉邦說:“再後麵的事,你也不用管了。”

劉邦此刻的人事安排,其實是針對呂氏一族的。這個時候,劉氏各王還沒形成氣候,而宗室外戚和功臣間的爭鬥很激烈,劉邦的這個安排,就是把這四個最信得過的人放在了最重要的地方。劉邦和諸大臣間有“白馬之盟”,日後一旦有變,他們可以扶持劉氏家族。

“白馬之盟”的完整誓言為:“非劉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約,天下共擊之。”果然,劉邦死後,呂氏一族勢力更加增大,開始威脅到劉氏的統治地位。呂後死後,周勃和陳平合計,除去呂後扶持的呂氏一族的勢力,安定了劉家江山。這一切,其實都是劉邦生前計算好的。這就是劉邦利用裙帶關係,來鞏固大漢朝的江山而預先埋下的伏筆所起的作用。

什麼叫裙帶關係?裙帶關係即貫穿於人與人之間的人情,就是說,人所進行的社會活動中,和他人之間所建立的一種關係。有一種說法,裙帶關係存在於我們社會的方方麵麵。這種關係為一些個人行為提供了方便。但在管理上,裙帶關係嚴重地影響了管理製度的建設和實施。很多管理者因為礙於麵子問題,不好放開手腳對裙帶關係實施嚴厲“打擊”,這也是造成裙帶關係用不好會壞大事的主要原因。

有人說裙帶關係是自私的產物,是為了少數人利益服務的,這其中有它的哲學辯證道理。比如呂後之於劉邦,一直是不離不棄的。但當劉邦死後,麵對呂氏和劉氏兩股勢力時,呂後采取的就是扶持呂氏打壓劉氏的政策。

裙帶關係在一個集團的發展初期,經常是一種可以借助的有效力量。就如劉邦起家之時,所帶的人大都是跟著他交往至深的一些朋友,樊噲還是劉邦老婆呂雉的妹夫。因為和劉邦的這種特殊關係,樊噲每每身先士卒,為劉邦立下了大功。

早年的樊噲隻是一個賣狗肉的。等劉邦開始起事時,他就跟在劉邦身邊,每一次戰鬥他都表現得十分英勇。往往一人能殺敵十幾個人,所以屢獲升遷。劉邦入關後樊噲勸劉邦不要留在鹹陽。所以說,樊噲在劉邦的事業中起的作用是很大的。

劉邦稱帝後,樊噲被封為舞陽侯,平定諸王的戰爭很多都是樊噲帶兵指揮。劉邦病重時燕王盧綰叛變,就派樊噲以相國身份去率軍征討。樊噲出征後,有人對劉邦說:“樊噲和呂後是一夥的,等皇上百年後,如果他們兩人串通起來圖謀不軌就很麻煩了。皇上應該早作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