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害虎心,虎有傷人意。豺狼一般的敵人已經逼近眼前,決戰已不可避免。
窘迫的絕境反而產生奇特的鎮靜和決然前行的信心,北洋艦隊的官兵們此時已沒有任何的猶豫。
當命定的那一刻來臨之時,北洋艦隊提督丁汝昌是早已懷著必死報國的強力意誌。
身後就是鴨綠江口大東港內大量的運輸艦艇和陸軍部隊,北洋艦隊必須負起守衛的責任。
提督丁汝昌、德籍顧問漢納根及右翼總兵劉步蟾,齊集定遠飛橋上,一方麵商討應敵之策;一方麵下令艦隊進午餐,並進行戰鬥準備。
1894年9月17日12點10分左右,旗艦定遠懸出信號旗,令各艦立即起錨。丁汝昌下令北洋艦隊全部駛往大東溝外遠離登陸艦隊的開闊海麵迎戰。
北洋艦隊的官兵們群情激憤,鬥誌昂揚,麵臨強敵,絕無畏葸之態!
“全艦立即起錨!”
“準備戰鬥!”
丁汝昌一個接一個地下達著命令。
大東溝港外的平遠和廣丙也迅速加入戰鬥行列。
各艦立即發出戰鬥警報,響聲震徹海空。當旗艦定遠尚未發出戰鬥準備的號令之前,各艦煙囪就已噴出濃煙。工作在艦內深處的輪機兵,已將機室隔絕,施行強壓通風,儲備飽滿火力、汽力,以備戰鬥時需用。通風管及通氣管均置於艙內,窗戶與防水門閉鎖。為防止作戰時滑跌,艙麵敷上了細砂,救火機與引水管也預為接妥,以防不測。全體乘員,各就戰鬥崗位。戰鬥警報餘音未息,戰鬥準備已井然就緒。充分顯示了北洋艦隊的訓練有素和廣大官兵高昂的士氣。
此時,敵艦與我艦隊相距隻有17海裏。
北洋艦隊最初參加戰鬥的軍艦共10艘,成五隊;以犄角魚貫陣迎敵。第一隊定遠、鎮遠;第二隊致遠、靖遠;第三隊來遠、經遠;第四隊廣甲、濟遠;第五隊超勇、揚威,以五海裏的航速前進。頭盤發辮,兩臂裸露呈淺黑色的北洋水兵,按職守,一隊隊佇立於甲板大炮側,準備著你死我活的大決鬥。
日本海軍是抱著決戰的目的而來,它正積極主動地搜索目標,尋找敵人,渴望與之作戰。相反,北洋海軍隻以輸送兵員、警戒沿海為目的,並沒想南下搜索敵人,是被迫應戰。它背靠大陸,不如背後是大海,可以自由行動。北洋艦隊一開始就處於背水一戰的形勢。
日方是12艘,我方18艘。
我方艦船雖多,但一艘不如一艘。
我方艦船18艘,其中8艘均為拱衛之弱艦,勉強充數。其中鎮中、鎮南兩炮艦均重為440噸,率魚雷艇4艘。另外還有平遠、廣丙兩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