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島義昌率混成旅團主力於28日上午8時半到達素沙場後,知清軍已在成歡驛布防,便親到前沿觀察成歡地形和清軍陣勢。
他判斷,如果以主力沿漢城至公州大道,從正麵組織進攻,進攻部隊在渡過安城渡後,必須經過成歡至安城渡之間廣闊的水田和沼澤地帶,不僅道路泥濘難行,同時進攻部隊缺乏掩蔽,就將暴露在清軍正麵陣地炮火和左、右兩翼陣地夾擊之下,而遭到重大傷亡的危險。如果以主力從清軍左翼牛歇裏陣地前方的銀杏亭高地發起進攻,因清軍炮兵陣地配備在左翼陣地,進攻部隊將受到清軍炮火的打擊而蒙受損失。並且占領牛歇裏後再轉向成歡進攻時,必須通過牛歇裏至成歡間水田沼澤地帶,路窄難行,於部隊運動不利。
權衡利弊,大島義昌決定用一部兵力向清軍左翼陣地實行佯攻——這是對付兵力甚少又過度分散之敵的最有效的戰術。自率旅團主力向月峰山一帶陣地迂回,以清軍右翼陣地為主攻方向。為避免白天調動兵力被清軍發覺,暴露日軍作戰意圖,決定延至當晚黑夜采取行動,得手後,於29日拂曉向清軍發動總攻。
當夜11時,日軍將進攻部隊分為左、右兩翼。左翼為進攻主力,由步兵9個中隊、炮兵一個中隊和騎兵一部編成,以西島助義步兵中佐任司令官,由大島少將親自指揮,向東由安城川上遊迂回,進攻清軍右翼月峰山陣地。右翼隊為牽製兵力,由步兵4個中隊、工兵一個中隊組成,在武田秀山中佐率領下,沿漢城至公州大道方向出擊。另以小股兵力組成獨立支隊,擔任右翼隊警戒,插到成歡西麵的鋤斤裏,阻擊清軍向牙山方向退即。
28日午夜過後,日軍左、右兩翼隊先後由素沙場出發。
是夜,濃雲蔽空,天一片漆黑,令人連一兩尺外的東西都看不見,加上道路崎嶇,阻滯了日軍部隊的行動速度。
左翼隊在第二天淩晨5時,才到達成歡東北方約4公裏的都監裏。
右翼隊於28日淩晨2時許由素沙場出發,沿漢城、公州大道向成歡驛正麵進犯。其先頭由鬆崎直臣大尉率一個中隊為前衛,並派出一部分作為尖兵,由山田四郎中尉指揮先行。淩晨3時許,前衛部隊越過安城渡,涉過沼澤,到達佳龍裏附近,後隊尚未越過沿澤。埋伏在佳龍裏附近的清軍,早已嚴陣以待。
這時,日軍由於黑夜茫茫,迷失道路,正擬派人到民家問路。
埋伏在附近的清軍,突然發起攻擊,子彈雨點般從夾路兩旁人家中激烈射出,由於事出不意,加以四野昏黑,道路狹窄,日軍進退失據,擁塞路中。第二十一聯隊第十二中隊長步兵大尉鬆崎直臣當場被擊斃,山田四郎中尉被擊傷,士兵死傷多人。
黑夜中,日軍突遭伏擊,又不知清軍虛實,驚惶敗退,自相踐踏。退至安城渡橋上,橋小人眾,數人被擠入河中溺水而死。
日軍右翼隊司令官武田中佐見狀,急忙命令本隊向右迂回,向清軍左翼進攻,以支援前衛部隊脫險。但因沼水泛濫,不辨道路,前進困難。
步兵中尉時山龔造奉命率領三個分隊士兵,前往助戰。行進中,遇一沼澤,時山揮劍驅士兵涉水而渡。水深及頸,水底深積淤泥,掙紮不得出,進退俱窮,愈陷愈深。最後,時山龔造及所率士兵29人,全部溺斃於沼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