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個在青壯年就已經頗負戰名,達到人生輝煌巔峰的李鴻章,現在再次麵臨了要過不去的溝坎。
李鴻章還能“挺”過去嗎?
在大戰之前的一天,李鴻章召來他的幾位心腹將領和幕僚,對這場事實上已經開始的戰爭進行商討。
“當今天下,”李鴻章一邊抽水煙一邊說,“到底哪支軍隊最能打?”
“當然是北洋艦隊與淮軍了。”丁汝昌高聲說。他非常希望能用北洋海軍擊潰日本人,然後把軍艦一直開到日本國示威。
葉誌超喝了一口茶,緩慢說道:“中堂大人,丁提督的話固然有理,但湘軍也可稱凶悍。”
李鴻章點點頭,說:“八旗早已成了擺設。但與日本人比,淮軍和北洋艦隊能有幾成勝算的把握?”
“一比一吧。”丁汝昌回答。
馬建忠插話:“中堂大人,如與日本人全麵對抗,能出動的隻有你的軍隊。無論勝敗,都必將大傷元氣,甚至喪失殆盡。而在中國,實力卻是決定一切的。況且,我覺得我們勝算的把握太小。”
李鴻章疲乏地捶捶胸口,咳出一口痰,全沒有往昔的果敢與雄心。他搖了搖頭,說:“我看馬建忠的話要實在一些。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呀。”
1894年7月25日,在日本海軍發動豐島偷襲的同一天,日本入朝的陸軍混成旅團,也在大島義昌少將指揮下,由漢城的龍山駐地出發,南下進攻清軍。
牙山的清軍大本營也得到了豐島海戰的消息。這場在牙山正麵的海灣出口外發生的海戰,盡管肉眼看不見,卻震動了官兵心弦。
一場敗戰!前來增援牙山的1000名官兵遭到日軍炮艦的攻擊,大都喪生了。
兩天前乘英輪愛仁號和飛鯨號剛剛抵達牙山的1300名援軍,同高升號的1000名官兵是一個鍋裏吃飯的夥伴,住在同一營房裏。臨行時還對他們說過:“那麼,我們先走一步啦!”想到這些,他們不禁心驚肉跳,他們自己也差一點兒就沒命了。
這下子自然使清軍的士氣低落了。臨戰之前清軍營舍裏已飄蕩著絕望的氣氛。
1894年7月25日,日軍前鋒部隊已進至水原(漢城南10餘公裏)一帶。為了爭取時間布置防禦,26日淩晨2時左右,聶士成率領武毅軍副中營、老前營、古北口練軍右營等部約2000人馳赴成歡,構築防禦工事。
當晚,南下進攻的日軍大隊已進至振威,距成歡不到20公裏。
聶士成以成歡兵力過少,請葉誌超速派援兵協助戰守。27日午前,葉誌超將江自康仁字兩營約1000人派來成歡。
聶士成令各營分紮要隘,趕修工事。此時,前方警報頻傳,中日兩軍派出的騎探已經接火,劍拔弩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