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十二年春,洛陽城南四十裏處,有一座小村,村子不算太大滿打滿算也不過二百戶人家,村子依洛水而建,麵山而背水。
村東口有棵大柳樹,三個成年人環抱那麼粗,在小孩子的世界裏,大柳樹很高很高,比村子裏最有錢的人家二層小樓都高。村子中有一學堂,每天晨起伴炊煙,村子裏總會想起琅琅的讀書聲,村民村老們很喜歡這種聲音。因為方圓十幾裏內的村落裏,隻有這個村子裏有教書先生,附近村落哪家有了婚喪嫁娶,村子出去幫忙的人都覺得自己要高人一頭。
村子裏樸實的莊稼漢子,就連嘴巴最毒的婆姨,都很尊敬村子裏的那位教書先生,先生來到村子裏的時候還是太和元年以前的事情了。最開始的時候總有當兵的丘八們來禍害村子,連年征戰不斷,村子裏一點積糧也沒有。這位教書先生就來了,先生很熱心,把自己隨身帶的銀兩去到城裏換成糧食,再讓村子裏的漢子們去拉回來。村民們都很害怕,怕這些救命的糧食會被山上的賊人搶走。後來發現,擔心的事情是多餘的,四十多裏的山路,別說山賊了,連兔子都見不到一隻,這讓準備打些野味的漢子們高興不起來了,他們還本想著能半路打些肉食給自家孩子們打打牙祭。先生欣然的接受了村民們的感謝,還告訴村民們,以後叫他大先生就好了。雖然這個要求在別人那裏會覺得很過分,但是在村民們的想法這麼有學問善良的先生,才是天底下最大的先生。也不反對。
說來也奇怪,自從大先生來了村子之後,一直到太和元年,再沒有什麼馬匪山賊來襲擾村子了,後來們聽說是村外的世界再也不會打仗了,所有打仗的壞人們被一個叫李覓的皇帝全殺了,聽到消息那天村子來了一個年輕的小官,帶著糧食種子,告訴村民們,他們現在是大周的子民了,他們的皇帝現在住在長安城裏,長安城在哪村民們不知道,聽說比洛陽城沒大多少,但是村民們記住了,讓他們過上好日子的人叫李覓,他們有皇帝了,再有馬匪山賊來欺負他們,破壞他們的莊稼,他們的皇帝會帶兵殺光他們。村民們聽到這個消息興奮好久。
後來年輕的官員問村子裏的族老們,他們的村子叫什麼名,族老們說記不得了,太久沒人提起了。年輕的官員說你們別害怕,我是為了把這裏畫成畫兒,然後送到長安城,擺到皇帝麵前,讓他也記住有你們這個地方。
族老和村民們更高興了。最有學問的大先生在人群中走了出來,指著村口的柳樹說:“這裏叫做柳村。”話音剛落,村口的大柳樹無風自動起來,本來還沒到抽條發芽的日子,不知怎的。片片柳絮在樹葉上飛了出來,落到村民的臉上,肩上,背上,村子裏泥濘的土地上,飄到整個村子裏。落在地上又無影無蹤。
年輕的官員認認真真的在圖紙上洛水畔找到村子的位置,寫下“柳村”二字,然後衝著大先生拜了三拜,朝村東口走去,走到村口的柳樹下,年輕的官員有微微朝柳樹作揖,柳樹輕擺的垂絛仿若還禮。
在教書先生來到村子之後不長的時間,村子又來了一對奇怪的人。年級大一點的叫秦祿,是個剛從軍隊裏回來的老兵,帶著個看上去三四歲左右的小男孩,男孩圓圓的臉蛋,肉肉的鼻頭,長的白皙可愛,小男孩騎在馬背上,老兵牽著馬,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到了村口的大柳樹下。那天大先生早早來到大柳樹下站著,應該在等什麼人,等到這老兵和孩子來到村口,村民方才明白,原來大先生在等的是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