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匈奴之興(2 / 2)

一直在一旁聽故事的路明光笑問:“那後來一定是冒頓單於大打四方,統一了大草原上的各部吧?”

“不錯嘛,正言。”賈詡鼓勵道。

“後來東胡王索要兩方交界處的一千多裏荒地時,冒頓手下的大臣認為可以給與,但冒頓怒斥他們道:‘地,國之本也,奈何與人!’而後毅然決定起兵討伐東胡。”

賈詡暗讚冒頓果然是才智高絕之人,點了點頭接著說道:“準備充分的匈奴人打了東胡王一個措手不及,不僅殺了東胡王,更是獲得了大量的戰利品——民眾及牲畜。不等其他部落反應過來,冒頓帶領下的匈奴人又接連吞並了月氏、樓蘭等幾十個小國。”

“冒頓統領下的匈奴,從一個草原上的小部落,發展成為控弦之士達三十萬之眾的強大國家。”賈詡總結道。

“哎。”慕容垂歎了口氣,“冒頓單於果然是草原上的英雄人物。如果我要是能夠回到鮮卑,不知道能否像冒頓一般,做出一番事業出來呢?”

“道明不必妄自菲薄,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會助你回到部落,繼承鮮卑大位。”賈詡安慰道。

慕容垂沒有絲毫表情地說:“我早就不指望回去了。我現在是氐族人,是主公手下忠誠的戰士,回去做什麼?我可沒有冒頓那般本事,殺父弑弟的事情我可做不來。”

賈詡嗬嗬一笑,暗道:“那可未必。如果被逼到份上,就算是天王老子恐怕也要拿下,更別說是父王、兄弟了。大漢不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為了王位,為了所謂的大業,爭奪者們什麼事情做不出來?善良的人不謀政,否則就會被政敵無情的吞沒。可惜道明還不明白這些啊!”

王超似乎覺得意猶未盡,問道:“主公,我見匈奴人與漢人長相並無太大區別,不知為何如此呢?”

“匈奴人也並非都長一個樣子,他們吞並的小國較多,所以各個民族的人都有,各類長相的人也有許多,不足為奇。”

似乎怕王超沒聽明白,賈詡又道:“大宛以西的匈奴人,以深眼窩、高鼻梁、多胡須的長相為主。而大宛以東,則是以漢人長相為主,差異幾乎沒有。兩種長相的人混血後,就出現了另外一種介於兩者之間的長相。”

“哦,這樣啊。”王超點了點頭,“不過,為何大宛以東的匈奴人會與漢人長相相同呢?”

賈詡道:“據說,中原地區的人為了躲避戰亂,很久以來就有舉家北遷的傳統,匈奴國中有許多乃是華夏族人,長期的雜居令匈奴人與漢人長相無異,這也算是正常的事情。”

見王超點頭表示明白了,賈詡對著身邊三人道:“其實,匈奴人與漢人在某些方麵是一致的,我想,隻要是掌握了這些,匈奴人也不足為懼。”

“主公英明。”

賈詡想了想笑道:“也許,比起漢人來,野蠻自大的匈奴人更好對付也說不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