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伏屍百萬,身捍家國(3 / 3)

大漢再愣,因為少年居然鬆手,刀子輕易的深入直至末柄,兩人距離拉近,大漢再泛獰笑,蠢貨尋死。

大漢三愣,因為少年突然欺身而近,血色染眸,狀若瘋癲的咬上他的咽喉,大漢再也笑不出來。

虯髯漢被壓倒在地,喉嚨飆血,少年臉上染血,不止臉,幾番糾纏,廝殺至此,兩人均已被鮮紅浸染,分不清是自己的或是對方的又或是四周其他人的,任憑雨水努力衝刷,那刺眼的顏色仍然不停蔓延,洗不盡,衝不完。

大漢倒地死命捶打少年脊梁,有鮮血自少年嘴角滿溢,少年咬住大漢就是不鬆口,漸漸的,漸漸的,大漢錘擊的力度漸趨於無,最終止於不動。

大漢死了,少年仍咬著,不知過了多久,鬆口,蹣跚起身,尋一旁正在與戰友捉對廝殺的武國兵卒,由後突襲,費力再咬咽喉,這次,力盡失血無藥可救的他被輕易甩開,仰視陰雲倒地而笑,足夠了,因為趙國書生戰友見機提槍矛捅了武兵一個透心涼,戰友深深的看他一眼,轉身決然再赴沙場。

少年笑的更加燦爛,對,去殺!殺!殺盡這群入侵家園的武國蠻子!

他笑著,心頭暢快,雨珠打落,他不閉眼,最後再看眼這天,想著雨後的彩虹該是怎樣絢爛,唯一點點可惜,自己肯定是看不到了,唯願雙親嬌妻能夠賞到七色彩虹,願他們在沒有他的日子裏好好活下去。

眸裏有笑意,已盡力,死亦無悔,他閉眼,永遠的去了。

戰鬥還未停歇,趙武兩國大軍廝殺不止,趙國少年與武國大漢的搏殺隻是戰場的一個角落縮影,九十萬趙****此戰前都是如同無悔少年一般的普通人,有親有友,在國之風氣下常誦聖賢期冀功名,在很多很多人避戰時他們站了出來成為前線一員。

為什麼要站出來?和少年所思所想相同,趙國怎麼看都打不贏一群尚武蠻子,這群蠻子又不接受投降,與其坐等國破徒受欺淩,不如拚命為家人博取一線生機,所以,九十萬趙軍在拚命!書生們在拚命!不!不止是書生,他們也是戰士,真正的戰士!

風雨疾烈,雲幕下的人海漾著妖冶血色,昏暗的天地中這顏色顯得分外刺眼,真的很刺眼……

不知過去了多久,廝殺震天的戰場歸於平靜,哪裏還有什麼湄河,湄河伏屍百萬,被屍體填滿截流,整個戰場一片狼藉,旌旗胡亂倒地,硝煙絲絲縷縷的飄搖,僥幸活下來的三兩士卒相互攙扶著離開這片噩夢般的土地,天陰著,雨仍在下著,似乎天地也在為逝去的生命慟哭。

趙武首戰結束,是平局,總的說來,是趙國勝了,畢竟兵力相差十萬,且趙軍前身其實都是些毫無戰爭殺伐經驗的柔弱書生。

此戰太過激烈,書生們發了瘋不死不休,敵我共計一百九十萬鮮活生命幾乎盡數埋葬於邊地湄河。

趙武於此役後休戰,武國連番征戰消耗不小,之前就滅了兩國,本想最後再挑個軟柿子捏捏,不曾想在趙國這裏碰掉半口牙,真被書生們嚇到了,趙國則是根本沒有戰意,武國不打,可把承天皇帝給樂壞了,大宴群臣普天同慶。

不過要說最最根本的停戰原因,是因為有高來高去的正道仙門放話止戰,武國連番殺戮,到如今的趙武湄河之戰伏屍百萬,不問凡事的正道仙門也看不過去了。

趙武止戰,可是,故事才剛剛開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