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時值正午,本該是豔豔驕陽高懸天際明耀神州大地的時候,此時的趙國武國邊境處卻是風蕭蕭,雨也蕭蕭。
雲似濃墨浸染而成,烈陽被掩其後,黑色墨雲遍滿趙武邊境上空,陰雲天傾,近的如在頭頂,壓的如觸手可及,擾的人心如亂麻。
雲層裏不時竄起道道紫藍電弧,雷電先行裂空,暴耀雲天,鳴音緊隨其後,聲傳入耳,震的人耳膜生疼。
風在嘶嘯,其間相伴有疾雨,雨水飄搖,風隨雨而舞,墨雲疾雨狂風驚雷在趙武兩國邊境肆無忌憚的咆哮——天氣真的很不好。
天氣不好,景致淩亂,趙武兩國萬萬子民心頭卻不比邊境處的糟糕天氣好上多少,甚至淩亂更甚,下至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蹣跚老丐,上至錦衣玉食佳麗三千的凡間天子,一心全係於邊疆之戰——國家命運定於此戰,個人命運也定於此戰,勝了,開疆擴土舉國歡慶,敗了,國破人亡流離失所,現實甚至遠比三兩文字描述更加殘酷,這就是戰爭,勝者王敗者寇。
天地宣泄狂亂天威,雲天之下,以寬逾百米,最深及腰處的湄河為界,湄河兩邊是整裝嚴陣以待的趙武兵將。
趙國九十萬軍馬立於湄河東岸,滂沱大雨中,全軍將士皆麵色嚴肅,眉眼間凝重盡顯,沒法不凝重,湄河對岸是武國——舉國尚武的武國,百萬大軍厲兵秣馬欲伐趙國。
九十萬對百萬,乍看兵力相差不過十萬,浩瀚神州古往今來多少以多勝少經典戰役,若統軍將領籌謀得當,攜九十萬大軍同心衛國,未必不能與百萬武****抗衡,可實際情況如果真能這樣,想必趙國那位喜弄風月的承天皇帝做夢都能笑醒過來,因為此戰若勝,他當能繼續坐於皇位帶領群臣舞文弄墨。
兵家奇計確實可以在一定條件下以多勝少——運籌帷幄之軍師,戰無不勝之勇將,驍勇善戰之兵卒,或天時,或地利等等等等,握有其一也許就有線許機會敵過武國百萬師,可趙國在承天皇帝的治理下偏偏就沒有這些最最基本的條件。
現實恰恰相反,趙國沒有鬼謀軍師,沒有悍勇將軍,沒有百戰凶卒,天時地利人和一樣沒有占到。
趙國開國皇帝當年也是以武立國,可是不知從哪一代皇帝開始趙國傾斜了文武天平,現今的趙國上下幾乎沒有涉及武事戰事,在位的承天皇帝隻關心文墨風月,由上及下文風徹吹,你任點趙國一小童,說不定張嘴就能與你來上一串之乎者也,耆耆老叟經年累月之下更是學識淵博,七步成詩隻等閑,但是說到打戰?不說也罷,慘不忍睹。
綿延了數百年的趙國終於今朝食到重文輕武的苦果,鄰國尚武虎狼——武國出兵征趙。
趙武之戰,無論從哪方麵看趙國都不存絲毫勝算,方方麵麵處於劣勢,既然勝不了,那投降吧?可惜,投降不了。
武國君主殘暴,野心滔滔,其治下武國一如其國號,尚武而武強,軍事實力較趙國高出一大截,於征趙之前先後有雲嵐,古月兩國被踐其鐵馬蹄下。
雲嵐,古月兩國今已湮滅於神州大地,國中老弱屠戮殆盡,青壯男丁充做勞苦奴隸,婦女的下場更是可悲難言。
摧城拔寨的武國必作奸淫擄掠,燒殺打砸,最最重要的,武國不接受納降,武國皇帝不喜歡敵人投降,他喜歡兵戎相見,他喜歡血染山河。
趙國沒得選,投降不得,即便投降了武國也會視而不見,該殺殺,該怎樣還是怎樣,下場依舊淒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