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互聯網行業中,李開複是少數幾位以職業經理人身份而具有巨大影響力的領軍人物之一。《南方人物周刊》對其的評價是:“跨國公司的高層,學貫中西,文理兼融,家庭幸福,事業有成;不僅智商高,情商也高;不但在本職上成就卓著,而且熱心公益事業;不但在跨國公司遊刃有餘,而且對中國情有獨鍾;不但追求個人成功,而且追求生活價值;不但擁有美國人的頭腦,還有著中國人的心靈;有人稱他骨子裏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但他又深諳為人處世之道。這樣一個偶像級的人物,怎能不受到處在人生和事業懵懂期的大學生的狂熱追捧?”
李開複於1961年出生於中國台灣。他的父親李天民早年留學日本,獲得早稻田大學經濟學學位,曾任南京《中國日報》總編輯、台灣政治大學曆史係教授,對國學頗有研究。11歲時,還在讀小學的李開複在父母的鼓勵下留學美國。李開複之所以學貫中西,與其父母的循循善誘以及這段小留學生經曆是分不開的。
1979年,李開複考入常青藤名校哥倫比亞大學,就讀於法學專業。然而不久後,李開複發現自己對法學實在沒有興趣,經過慎重考慮,李開複決定轉修計算機專業,這一決定使他的人生發生了轉折。從此,這個世界上少了一個“既不開心又不快樂的律師”(李開複語),多了一位計算機領域的科學家和頂尖的職業經理人。
李開複以全優的成績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並被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係錄取,師從圖靈獎獲得者瑞迪教授攻讀博士學位。在讀博期間,李開複采用統計的方法進行語音識別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並憑借其研究成果獲得了《商業周刊》1988年“年度最重要的科學創新”獎,手機的語音撥號功能就是李開複研究成果的應用。畢業後,李開複留校任教,並成為卡內基—梅隆大學最年輕的副教授。
當時如日方中的蘋果公司注意到了李開複所取得的成就,並開始勸說這位語音識別技術專家加盟。最後蘋果公司的副總裁戴夫·耐格爾以一句“你想改變世界,還是想寫一輩子程序?”(有趣的是,這句話和喬布斯邀請斯卡利出任蘋果CEO時說的話如出一轍)打動了正猶豫不決的李開複,使他成了蘋果的一名工程師,邁出了職業生涯的第一步。
在蘋果公司期間,李開複研發了一係列優秀產品,其中包括廣為應用的Quick-Time係列軟件和在20世紀80年代全美收視率第一的“早安美國”節目中大出風頭的“小精靈”(一個能與人交流、並能幫助人們安排工作日程的電腦虛擬形象),李開複也因此而不斷晉升,曆任電腦語音組經理、多媒體實驗室主任、互動多媒體部全球副總裁,在這一過程中,李開複完成了從科學家到工程師再到產品副總裁的轉型,管理才能也得到了提高。
李開複在蘋果工作的六年是其能力和職位都得到了提升的六年,但對蘋果公司來說卻是業績不斷下滑的六年。1996年,李開複離開了危機重重的蘋果公司,旋即被SGI公司委以重任,出任SGI公司網絡產品部全球副總裁和Cosmo子公司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