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劉威滅佛(1 / 2)

麵對著劉威如此咄咄逼人的質問,別說是慧靜,就是其他寺院裏前來觀禮那些住持大師、大德高僧們也是無言已對:讓他們去幫幫忙勉強可以,要他們去勸服那些凶殘的蒙古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根本就是個笑話。

要是他們這些佛子和尚真能勸得人家平息幹戈,化厲氣為祥和,豈不應該早就天下太平。可自從佛教誕生起至今天都快兩千年了,也沒見過少打一天的仗。佛教這玩意,說白了就是統治階級為了麻痹、愚化百姓而使用的政治工具,當權者們巴不得手下的百姓全都信奉佛教,對他們的壓迫逆來順受,把老百姓全教育成追求這輩子多吃苦受罪,下輩子過好日子的“不求今生,隻修來世”。

總之,被劉威如此一問,和尚們集體失語無言。就在劉威剛準備接下去再訓斥訓斥的時候,卻聽到身後有一聲顫顫畏畏的聲音傳來:“阿彌陀佛,善載!善載!老納……”

“還有爾,爾可是那顯智……”劉威轉臉一回頭,見這搞*的老和尚想插言,當下就直接打斷他的話頭,見他點頭又準備開口,劉威立即搶道:“朕且問你,你可曾去過天竺?”

那顯智一呆,他怎麼可能去過天竺,當下隻能搖頭答道:“不曾。”

劉威再問:“朕再問爾,佛祖曾雲‘眾生平等’,可有此事?”

這可是他們混飯的口號,顯智自然是點頭答道:“確有此事!”

“爾等可知,天竺佛國之內又是何光景?”劉威再問,旁人俱是一呆。對於天竺佛國的美好傳說,中土的和尚們這千多年來可都是一直在大力的鼓吹宣傳,把天竺宣揚得根本就是神仙世界。可眼下當著人家上仙陛下的麵,他們自己心裏都明白,所謂的天竺佛國的種種都是老一輩人口口相傳而來,誰都不曾親自去過,怎麼可能敢在劉威麵前賣弄。

劉威自然料死他們之中沒人去過天竺,這便道:“天竺之地,不過中土之五分之一大小,其南麵臨海,北麵靠山,土地貧瘠,百姓困苦。兩千載之前,有佛祖釋迦牟尼,得道菩提樹下,始創佛教。自此之後,佛徒廣開寺院,收貧家子弟為僧,與人頌經祈福,換來香火供奉。而天竺之地,卻將百姓分為四等,其一曰:刹帝利,乃王種也。其二曰:婆羅門,乃貴胃之種也。其三曰:吠舍,意指商賈之流。其四曰:旃陀羅(旃=ZHAN),意為賤民。”

劉威並不信佛,關於這個印度的四族製度,還是他上政治課的時候聽講授講的。當時那堂課講的就是封建社會和奴隸社會的********區別。印度那個鳥毛國家就算到了二十一世紀,也仍舊不允許四族之間自由通婚,還是奴隸社會的********。

劉威說到這,頓了頓,歇了口氣接著道:“想我中原,千年已還。至多將百姓分為士大夫與庶民。士大夫並非世襲,庶民若讀詩書知禮儀,有朝一日也可以登侯拜相,又有言曰: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帝王將相寧有種呼?可天竺佛國之內,卻不是如此。稚子才脫娘胎,刹帝利者便是王種,旃陀羅者則永世淪為賤民。四族之間不可通婚,若有苟且者,必然舉家慘遭滅門。且旃陀羅者,不可讀書、不可識字、不可穿華服、不可持有金銀、不可食肉、不可居住宅院,隻可與豬犬混居。朕且問爾等一眾釋門佛子,這便是爾等佛祖所言的‘眾生平等’麼?”

被劉威如此一問,眾多佛子俱都啞口無言。而許多恰逢其會的善信之人也深覺有理,雖然這當中許多人都是愚夫蠢婦,可他們多是家中豐腴之人。且這些人中更有不少並非祖輩蔭檬,而是依靠自身努力,今世得來。

其實這天竺四族之事卻是有的,而且還都是記載在佛經之中,平時佛子門講經說法之時,還長拿這四族來打比喻,說是什麼行善事者,來世可投生刹帝利家享富。行惡事者,來生必然墮為旃陀羅,受盡人間疾苦。

但慧靜是誰,是“機鋒大德”的忘年師弟,當下他就馬上抓到了劉威的話頭,出言道:“鵝米豆腐,正因我佛慈悲,見人間種種不平,這才發下弘願,普度眾生。”

“哦,既然如此……”劉威拿眼一瞧,看你這老小子白白胖胖的,就是你了。哥們就成全你,讓你再來當一次宋代版的唐僧——不對,應該是漢僧。劉威當下笑道:“好,朕賜汝錫杖袈裟,派汝前往天竺。汝何日能將那小小天竺一國的‘眾生’都“普度”了,便何日回我中土。正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佛國不度,何以度蒼生!”

慧靜一聽,當下隻感到腦中極度眩暈,要不是其佛法高深,恐怕當時就得暈厥過去。正當他不知道如何開口之時,卻劉威又道:“至於這餘下的僧人佛子嘛,想那蒙人屠我興元、達州、利州、文州數地,數十萬百姓暴屍荒野,骸骨無人收殮,甚是可憐。汝等既然有‘慈悲為懷,普度眾生’之弘願,便去將那些百姓的屍骨收殮超度了吧,這也是大功德一件。”